成都市名师名校(园)长
工作室工作简报
〔2022〕第10期(总第11期)
成都市李云名师工作室编2022年11月20日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三新”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成都市李云名师工作室线下研讨会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成都市李云名师工作室与成都市成华区政治教研组以及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联合举办了以“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三新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为主题的主题教研,本次主题教研的核心是探究如何在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实现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本次活动以线下方式展开,成华区所有高中政治教师、李云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相聚于成华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四楼录播室。本次活动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课例展示,二是主题分享,三是主题研讨。
活动首先由工作室张鹏老师进行课例展示,主题是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张鹏老师在遵循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下,根据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具体内容,打造学科型活动课程,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本节课的主议题确立为“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设三个子议题分别为“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张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创设和表演情景剧来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并让学生绘制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图,引导学生回顾人类社会的不同形态特征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明白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必然性,张老师让同学们分小组调查英、法、美、日四个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并制作PPT进行成果汇报,学生通过对四个国家资本主义确立方式的比较,明白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统一性以及发展进程和方式的多样性。
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张老师引导同学们回顾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斗争,并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原因。通过播放视频和同学们一起回到了1917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代场景中,感受仁人志士在不同救国道路上的思想交锋的历史画面,并分组对中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还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辩论。在此环节中同学们展现出了他们的强国志与爱国情,在辩论中进一步感受了近代中国为寻找正确的出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理解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需求,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为进一步阐释为什么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苏联解体的原因,明确了中国在发展中必须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借用马克思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引导学生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并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被历史和事实证明的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最后学生观看了非凡十年的短片,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自发鼓掌。
活动第二个环节由成华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周马刚老师和唐小容老师分别做了题为《“三新”背景下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的主题分享。周马刚老师从时代背景、内涵特征、价值意蕴、设计逻辑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周老师首先提出了议题式教学是“三新”下,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式,并阐述了其生命力所在。再次,提出了议题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即可议性、在议性、学科性及高品质议题式教学的特征。最后结合张鹏老师的课例,分享了议题式教学的设计逻辑即依据“三新”定目标、立足“三情”定议题、整合“三线”定结构、顺应“逻辑”定流程、协同“三方”定课案。唐小容老师从学科素养的变化发展的情况入手提出了科学精神与政治认同的有机结合的思考。唐老师提出了政治认同的两种表现,一是积极认同,二是消极(被动)认同,她认为学生如果出现消极认同会存在很大的价值和思想风险,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所以我们要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政治认同,而这就需要科学精神做支撑,提出了科学精神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给在座老师很大的启发。
在第二环节结束后,嘉祥成华教务处胡祖芬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高度认可了本次活动的安排,对李云名师工作室所有老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
活动第三环节,首先由成华区教研员王骏老师,对张鹏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高度评价了本节课的设计,提出了对本节课的看法,提供了修改建议,王老师通过和老师们一起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中国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回顾,加深了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认识,增强了本节课的历史厚重感。同时高度认可了周马刚老师和唐小容老师的主题分享,倡导我们要进一步改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活动最后李云老师结合本节课的课例与老师们分享了对“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思考。李云老师首先提出思政课要突出讲道理,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国情,讲清楚我国的治理经验与成就,由此李老师进一步提出如何讲道理的方法指导。一是要明白谁讲,老师讲、学生讲、教材讲、专家讲,提醒老师们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以及专家的关系。二是要明白讲什么,在讲道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讲事实,讲角度,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找到合适的分析角度,为学生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价值。在学生思维的培养中,李老师进一步为老师们提供了方法指导,即利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清思维,突破思维障碍,从整体上进行思维建构,并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会的建设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后很多老师都对李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李老师的发言让老师们受益颇多,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授课的底层逻辑,希望李老师能够带领名师工作室经常来成华区交流指导。
本次活动,进一步建立了工作室的对外联系,推广了思维可视化研究,进一步落实了工作室致力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于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
编辑:张鹏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9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