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季菜单培训《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37 阅读 30 次

2022年10月27日,成都市周笛名师工作室承办了成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2022秋季菜单培训《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研究》进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成都市继续教育网师培通进行直播。

本次活动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利用红色元素歌曲的音乐文化内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其挖掘我国厚重的历史沉淀,博泛的文化映射下,最终发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红色精神传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本次活动由周笛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市特级教师张淑华老师主持,活动分为三个议程:

活动议程一:研究课展示

本次的研究课共计两堂,分别来自成都市金堂金堂福兴小学的周天凤老师授教的《卢沟谣》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李俊育老师的《数蛤蟆》,两堂课的展示,坚持红色爱国主义的文化的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了以音乐育人,音乐化人的音乐教学目标。

首先第一堂课由金堂福兴小学的周天凤老师带来的研究课《卢沟谣》,从聆听全曲到了解卢沟桥美景(桥的历史简述),到分段聆听,(第1段讲述卢沟桥美景,朗诵与哼唱;轻声哼唱齐唱部分,听辨合唱部分高潮;第2段讲述历史变迁,了解“七七事变”,旋律与第一段相同但内容情绪不同。)完整聆听,再到创编表演唱(教师提前设计表演引导学生)。课上孩子们全情投入挥舞着小红旗营造出浓浓的中国红氛围,用歌声和稚嫩的表演表达了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通过《卢沟谣》一课的教学,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第二堂课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李俊育老师执教的《数蛤蟆》,本堂课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开始,从情景导入,学习活动”蛤蟆跳”进行,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律动中体验,感受学习,教学过程中,以声势律动,动作走位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体验与学习,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的用动作展示对歌曲的理解,表现歌曲,再尝试师生合作进行二声部创编,并运用恰当的强弱规律,进行声部融合,积极表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感受到作品传递出来的情绪与风格特点,还感受到了乡音乡情,最后在情绪氛围中,让我们唱家乡歌!做传唱人!

活动议程二:

《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学科课程融合研究课》评课

成都市周笛工作室成员李凤老师分别就《卢沟谣》和《数蛤蟆》两堂研究课进行了评课:

周天凤老师执教的《卢沟谣》这节课根据本校学生具体学情,围绕核心素养四要素: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针对乡村小学现状进行教学设计,精巧简练。本课以音乐为主线,在历史的牵引下展开学习。教学中周老师首先通过图文引导学生走进卢沟桥,聆听寻找它身上承载的历史;再领学生通过朗诵、演唱、赏析、听辨合唱等方式感受旋律特点对比情绪变化展开深入学习,最后通过创编及表演唱的形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卢沟谣》一课的教学,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李俊育老师执教的《数蛤蟆》,肯定了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歌声优美,语言亲切贴近学生。课堂上重视音乐实践、鼓励二声部合唱体验,教学形式多样化。加上李老师恒拍律动引领和专业的课堂评价,结合漂亮的板书和课件,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本课利用地方社会文化音乐课程资源,发掘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及核心价值,通过音乐渠道引导学生增进对四川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引领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传唱我们家乡的民歌。爱家乡爱祖国,做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人,你我共同树立中国文化自信。

活动议程三:

《爱国主义教育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探究》讲座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张淑华老师的讲座《爱国主义教育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探究》为本次活动进行了升华,张老师从新课改提倡学科一体化,学科融合,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校音乐课作为载体,利用爱国主义的文化内涵与思政教育想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利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仅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音乐教师的天职。音乐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正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教育人的独特作用。

本次活动的展开,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做新时代美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终推动音乐课堂与思政同向同行。

文章标题:《2022秋季菜单培训《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研究》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9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