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第30期|锦城备考|立足“三新”背景共研备考策略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00 阅读 123 次

立足“三新”背景共研备考策略

——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成员在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上作专题交流

今年九月,成都市高2020级历史学科的一轮复习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面对“三新”背景,高三历史教师只有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方式、理清复习思路、找准复习方向,才能不断提升复习质效。为此,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了成都市高2020级高三历史学科复习教学研讨会,于9月23日和10月9日分两次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历史学科教研员赖蓉辉老师主持,由专题讲座、板块复习策略、经验交流三个方面展开,邀请了七位专家和一线教师为全市高三历史复习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通过成都市继续教育网、成都市师培通等平台进行了云直播,全市高三历史教师和各区(市)县教研员齐聚云端,实时观看和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市四十九中张能老师、成都市教科院附中刘瀚声老师和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杨雅宁老师受邀参与活动,进行了复习专题和策略的交流分享。

9月23日下午,成都市四十九中张能老师作了题为《整体把握典例突破——以一轮复习课为例》的复习策略分享。张老师聚焦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效复习,从选题背景分析和复习策略与建议两大板块展开交流。在选题背景分析中,张老师不仅详细解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复习的时政背景,梳理了近三年考情考向,而且细致整理出新课标与统编教材在知识板块上的变化和侧重,凸显了“三新”背景下的复习巧思。在复习策略与建议部分,张老师从梳理历史线索、构建知识框架、聚焦重点难点、突破典型例题和关注统编教材五个方面细致展开,并且在关注统编教材的方面着力颇多,从常考重点和新增关注点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张能老师的分享贯彻了“三新”背景的理念,大胆进行融通尝试,为高三历史复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10月9日上午高2020级高三历史学科复习教学研讨会第二场如期举行。

成都市教科院附中刘瀚声老师作了题为《阅卷后知不足自省方能自强——从高考阅卷反思历史教学》的专题讲座。刘老师基于自身的阅卷感受,总结了学生在答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知识板块、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应对策略。针对如何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刘老师提出可以从关注疏漏知识、深化核心概念、新旧融合构建知识体系这三个方面着手开展;针对如何提升能力、涵育素养,刘老师建议归类高考真题及诊断试题,精讲精练,渐次培养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立意意识,刘老师根据时政热点细致全面梳理了立意的关注点。刘瀚声老师的分享针对性强、实用性高,使高三历史教师在试题的分析和评讲方面受益匪浅。

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杨雅宁老师作了题为《浅谈基于教材整合和贯通视野的共和国史一轮复习》的复习策略分享。杨老师从自己对一轮复习教学的反思出发,分享了对于共和国史一轮复习的优化过程和具体案例。杨老师提出对于一轮复习教学的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依托纲要教材,整合知识,优化复习体系;二是着眼真题,反拨教学,辨明备考方向;三是领会课标,研读学术,突出价值引领。基于此,杨老师例举了知识整合策略,爬梳了五年真题考情,介绍了学术前沿成果,较为全面详实地呈现了一轮教学改进的三个依据。进而,杨老师以“过渡时期”的复习为例,从历史贯通式视角出发呈现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首先在贯通意识的指导下整合教材内容,梳理知识框架,接着聚焦短时维度,突破复习核心问题,进而延伸至中观维度,描摹时代概貌,最后上升到宏观高度,鸟瞰中国现代化探索之路。杨老师的分享内容充实饱满,启发老师们从历史“长时段”和“大时代”出发,突出复习教学的整合智慧和宏观视野。

为期一天半的高三历史学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内容充实,干货满满,工作室三位老师的分享既体现了他们对高三历史教学的深入思考、钻研,也展现出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的教师风貌和特色。独行快,而众行远。正是依托于工作室搭建的学习成长平台,成员们互助、互鉴、互促、同行,在不断探索、优化、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

图文:杨雅宁

初审:宋廷飞

终审:赖蓉辉

文章标题:《20221009第30期|锦城备考|立足“三新”背景共研备考策略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9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