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工作室联合助推课题论证促进科研进阶——记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省级课题开题活动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59 阅读 43 次

2022年1月19~20日,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实践研究》(SCJG21A174)的开题活动在郫都一中五教学楼学术厅顺利召开,活动由三部分组成:19日晚上的工作室领衔人协商会、20日上午的开题论证会、20下午的工作室交流会。本次活动特邀专家及领导有: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所副所长杨贤科老师、四川省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罗怀良教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所长黄静梅老师、成都市地理教研员杨远双老师、青羊区地理教研员庄永红老师、郫都区教培中心及郫都一中相关领导。参会团队有贵州黔东南龙海英名师工作室、甘孜州谢正武名师工作室、巴中彭韬名师工作室、雅安刘崇山名师工作室、青羊区地理教研员工作坊、青白江刘万荣名师工作室、温江戴成名师工作室、彭州陈小玲名师工作室、石室锦城车海燕名师工作室、成都胡炜名师工作室、成都王桂玉名师工作室、课题组全体成员、郫都一中地理组等。按照防疫要求,开题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线上通过钉钉直播和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

1月19日晚上19:30--22:15,省级课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实践研究》(SCJG21A174)开题商讨会在郫都一中成功进行。此次交流会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院长罗怀良教授、青羊区教培中心地理教研员庄永红老师和青白江刘万荣名师工作室、巴中市彭韬名师工作室、甘孜州谢正武名师工作室、温江戴成名师工作室、雅安刘从山名师工作室、彭州陈小玲名师工作室等众多工作室的领衔人及工作室部分核心成员一起交流学习。

首先由郫都二中罗双权老师作《三新背景下基于课标、教材对比和素养进阶的教学设计》交流。罗老师阐述“三新”的内容是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并对新旧课标、新旧教材、素养进阶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就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双减三新背景下作业设计构想作详细说明。

随后青白江刘万荣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万荣老师作《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交流。刘老师认为编制此书,可从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学生眼中的地理实践力等方面展开,并介绍了每节内容下设综述、案例、案例评析、启示应用、进阶作业等。最后,刘老师就编制此书有如下说明:创新点、字数、案例、作品、质量、交稿时间。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院长罗怀良教授针对两位老师的交流提出建议:抓好编制书籍的主线,明确主题;编制书籍的机制;不断查阅文献,加强理论;教学设计不能过多,内容需要精益求精;可行性强,但还需完善细节。

青羊区教培中心地理教研员庄永红对两位老师的交流提出中肯的建议:书名太长,需要精炼题目;多名师工作室可联合申报,凝聚众人智慧;科研和提炼同步;关注初中新课标;能否有双减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计;先做一个单元模板供借鉴,便于后期统一思想。

最后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桂玉老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表示认可、感谢,并强调后期将围绕专家建议再次商讨,争取早日实现编制书籍的构想,形成四川省省级课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实践研究》的科研成果。19日的活动为四川省省级课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实践研究》后期成果的形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引。

1月20日上午9点,郫都一中教科室主任吴林老师主持省级课题《高中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实践研究》(SCJG21A174)的开题论证会。

会议第一项由郫都一中副校长汪建伟做开场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老师到一中指导工作和交流学习。

会议第二项: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所副所长杨贤科老师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

会议第三项:课题组主研人员陈诉开题报告。

王桂玉工作室成员-郫都一中李洪霞老师进行了文献综述,对课题问题的提出及核心概念的界定进行了阐述。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地理实践力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课题组对后续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三大思考。

王桂玉工作室成员---郫都一中杨燕老师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措施和活动以及预期成果和效果做了具体而详实的汇报。

王桂玉工作室成员--郫都二中罗双权老师对目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三新背景下基于课标、教材对比和素养进阶的教学设计》。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学业质量进行了新旧课标对比;从引言、正文内容、阅读、图像类型、图像数量、活动进行新旧教材对比。进而设定教学目标:知识线、素养线、能力线、情境线和作业设计。

青白江刘万荣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刘万荣老师作《地理实践力进阶提升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交流。刘老师认为编制此书,可从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学生眼中的地理实践力等方面展开。每节内容下设综述、案例、案例评析、启示应用、进阶作业等内容。刘老师就编制此书有如下说明:创新点、字数、案例、作品、质量、交稿时间。

会议第四项:课题主持人王桂玉老师对课题组的保障条件进行阐释,重点介绍了合作工作室团队的强大力量,并感谢每一专家、领导对工作室与课题组发展的支持与帮助。

会议第五项:郫都一中副校长黄志明老师做课题研究保障表态,一定从学校层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会议第六项:专家点评。

四川省教育科学院杨贤科副所长指出:首先,观念要提升,要深化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定离不开科研。他强调科研要指向问题,要有问题意识。其次,后期研究中要聚焦核心问题“解决学生地理实践力如何进阶”,须找准着力点去研究、去创新。同时,给出明确目标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中肯的建议。

成都市教科所黄静梅所长指出: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是显著的,但是科研中一定要注重逻辑思维,理清各个环节要素之间的逻辑顺序,从为什么研究到研究什么再到怎么研究,让课题组成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在谈到研究综述的表达时提出“综”要有整体表达,“述”要有逻辑关系。研究意义表达时要先予学生的意义再深化到给予学科发展改革的意义。

成都市教研员杨远双指出:1、解决的主要问题应放在调查报告,而调查报告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间结合不太好;2、地理实践力和学习进阶之间并没有有效结合,应该具体指出地理实践力的4个水平如何实现;3、研究的意义三点之间无明显的逻辑关系,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从深化理解课标到丰富教学课程再到丰富某某能力、培养学生某某素养;4、开发乡土资源应该从具体案例出发来体现如何实现水平1到4,可以从课标要求、进阶理论应用、地理实践力设计三大模块打磨;5、建议研究内容的第2、3部分可以从调查、考查、实验三大类进行分割,研究会更加有方向性;6、预期研究的成果和效果:部分内容不能作为研究成果;成果应紧紧结合课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

上午的活动在杨远双老师点评后顺利完成开题论证活动。

下午2:00,活动在工作室成员--郫都一中钟林老师的主持下开始,下午的议题为:工作室之间交流。

巴中彭韬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彭韬老师首先带来《光雾山旅游资源条件与评价》。彭老师从光雾山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人文旅游资源、光雾山旅游资源欣赏、光雾山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深入介绍了光雾山。

温江戴成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戴成老师带来初中地理研学——《立足家乡、走进生活》。戴老师首先从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校情学情三方面阐述了家乡研学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确定地点和路线、制定研学手册、设计研学作业、组织安排;最后进行了前置学习展示:温江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发展规划、主要地点介绍等。

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青羊区地理教研员工作坊的詹李梅老师带来《理清核心概念、理顺研究思路——以成都市泡桐树中学研学课题为例》。詹老师从分析一线教师做课题的初衷开始,到课题研究的起点(提出问题:构建有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再到解决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思路和步骤、成果),最后分享课题研究的终点(问题解决:实践成果、认识成果、物化成果等)。

彭州市彭小玲名师工作室胡正萍老师带来《基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高中地理野外考察实践研究》课题简介。胡老师从课题总的研究目标、阶段研究目标和内容、阶段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阶段研究取得的成果(理论性和操作性成果)、不足和反思五大方面进行了课题开展分享。

甘孜州谢正武名师工作室张洪飞老师带来《课题引领、进步成长》。刘老师首先分析了甘孜名族地区教研存在的问题(形式单调、缺乏引领、教师成长缓慢)、再到课题的引领带来的作用、产生的实际效益、今后工作的思考四大方面进行了分享。

青羊区教培中心地理教研员庄永红老师对上午的开题报告和下午的交流活动进行点评。庄老师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分享交流做出了肯定,并且指出教研与科研永远在路上。也对省级课题的开题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初高衔接的角度共同进入课题研究;2、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能体现地理学业的进阶,可以将不同学段融合研究,同时注重学科融合;3、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综合的,研究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同时进行,注重立德树人;4、问题的提出应该进一步解读;5、问题提出以及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等方面,逻辑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6、评价量表可以将难度降低;7、一线教师对科研普遍排斥,在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败的地方不用回避,可以写下来。

最后,王桂玉老师对在场的青年教师们进行鼓励,并请专家、各大工作室导师为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学员颁发证书,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感谢所有线上线下与会的专家、领导、团队、同行的支持与帮助,愿天下人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工作分工合作

一、全面负责协调:王桂玉、杨燕

二、活动主持:

1.上午:吴林(教科室主任)

2.下午:钟林

三、接待组:兰英、周明发、郭建林、王桂玉

(两份开题报告的签字,特别是专家的签字)

四、直播组:钟林、刘斌、郭建林、周彬

五、通讯组:李莹(组长)、胡正萍(重点负责19日活动)、谭鑫(重点负责20日上午)、庄三(重点负责20日下午)、曾兆熙(负责上传成都市继续教育平台)

六、会议布置:兰英、李洪霞、刘倩、杨燕(座次牌、开水、茶叶等)

七、开题报告:

1.课题论证:李洪霞、杨燕、罗双权、刘万荣、王桂玉

2.专家指导:

提问:杨燕、李洪霞、罗双权

记录:詹李梅、周明发、郭建林、邓伟(重点记录专家意见,并填表)

八、工作室交流:

1.主持:钟林

2.工作室代表交流:彭州陈小玲名师工作室、温江戴成名师工作室、

巴中彭韬名师工作室、成都市胡炜名师工作室、詹李梅、黄朝鸣。

九、工作室分工:

刘万荣、罗双权、杨燕、王桂玉

十、电子邀请函:曾兆熙

文章标题:《依托工作室联合助推课题论证促进科研进阶——记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省级课题开题活动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9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