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工作室工作简报
〔2022〕第5期(总第7期)
成都市李金香名师工作室2022年5月24日
培育“核心素养”,筑就青春梦想
——成都市李金香名师工作室专题研修活动简报
五月春光最灿烂,五月生机最勃发。在这播种希望的日子里,我们为培养“核心素养而播种:成都市李金香名师工作室、青白江区李金香名师工作室2022第5期常规研讨活动。鉴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研修活动于2022年5月24日上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分别在成都市大弯中学、城厢中学、川化中学开设分会场,其余市区的老师们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与研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李金香老师主持,活动流程分为:工作室成员唐小庆老师就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社2019年出版)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结构》作教学设计专题分享、研讨沙龙、领衔人李金香就该课题组织讨论,自由发言及总结发言。
活动的第一项:专题分享。唐小庆老师从《DNA的结构》这一节在新旧教材的比较、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建立了符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课后巩固,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这节内容进行介绍。
唐小庆老师分享内容的重点就是将生物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真正的培养孩子们的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以该课题的内容作为载体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程本身进行整合
活动的第二项:研讨沙龙。大家对唐老师分享的课例进行了交流和点评:大弯中学李明老师谈到:在唐老师的《DNA的结构》课例分享中,明确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来达成,以科学史的发展为主线,思路清晰,设计好,用较少的教学内容达成了大目标。并提出了改良建议可以在模型构建训练上多花一些时间。
龙显莉老师评价到:唐老师这堂课充分地聚焦生物核心素养,环环相扣地呈现出了DNA的结构,有效地将探究史料拆分成资料适时呈现用于模型构建,整堂课逻辑性强,内容丰富,谢谢唐老师的分享!
大弯中学向连老师也说道:唐老师这堂课用一个社会新闻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次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构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提升了学生归纳概括思维,通过学习科学发展史,让同学们感受科学家的钻研精神,联系生活,树立社会责任感。这堂课唐老师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一堂完善精彩的优质课。
胡媛媛老师讲到:唐老师的这堂课充分借助模型建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语文训练了科学思维,同时,借助乙肝患者相关新闻首尾照应让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感谢唐老师的分享。
城厢中学胡老师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唐老师这节课带给我了三各方面的体会:1把握学生特点来达成教学目标。提供新闻资料,拍照展示学生建模作品都提高了学生呢个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参与探究活动,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前后联系,为学生顺利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扫清障碍。2合理利用资源。利用教材资料学习”反向平行”,借助拧麻花的生活经验理解双螺旋的结构。3从理论走向应用,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唐老师提到的困惑提出了建议;对于达成的目标需要对资源,活动进行合理的取舍,另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李金香进行了总结发言:首先李老师充分肯定了工作室成员唐老师的课例分享,唐老师的课程设计少内容大设计,逻辑很清晰,细节设计到位,体验式的建模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串”设计到位,很好的引导了同学们进行思考,是非常棒的一节课。同时李老师在课时安排上的处理,内容讲解的顺序,活动开展的取舍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活动的最后,工作室李金香老师将近期工作室的安排向各位老师告知,后期工作室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研究并分配了各项研究任务,最后希望积极申报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
在愉快的探讨中,本期活动结束了,大家都在活动中受益匪浅,期待下期精彩的呈现!
报送:成都市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青白江区名师工作室项目办公室
发送:成都市李金香工作室成员、李金香名师工作室《美篇》专栏
撰稿:龙显莉审稿:李金香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9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