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推动体教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健全体系、固本强基为目标,振兴发展‘三大球’运动项目,切实提升竞技实力,让“三大球”项目逐步提质扩面。为此区域结合《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学校体育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切实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应教尽教”提高区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足学好”实现技能成长,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从2021年9月至今,尹玉华名师领衔区域体育中心组及名师工作室成员结合成华区小学篮、排、足球发展实际情况,梳理并制定成华区小学三大球技能评定标准(试行)。
【一颗球撬动育人价值】
篮球、足球、排球这三种球类深受中小学生喜爱,也是体育课堂最常见的运动项目。小小一颗球蕴藏着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四维度育人价值,在‘三大球’运动中,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需参与,对协调、灵敏、耐力和速度、弹跳等运动能力逐步提高,长期体系化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技能掌握,且运动中感受公平与竞争、团队与荣誉、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等体育品德和团队文化。
借此契机中心组及工作室成员以问卷形式在各学校进行调研,数据分析让我们发现“三大球”教学存在依据教材内容学练后的赛评无考核指标,不能清晰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引发深层次思考:如何让学生经过小学6年学习掌握1-2相运动技能?如何将“学、练、赛、评”融合于‘三大球’教学?怎样打造校园‘三大球’特色运动发展?又怎能让‘三大球’运动的诠释着智慧与力量、激情与活力,体现以赛评促学练欣赏不一样的体艺之美?
【一群人共研评定标准】
面对疑问,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有困惑,尹玉华老师带领中心组及工作室成员依据自身专项技能特长,分为篮球、足球、排球三个小组,以评定目标、量性测试、定性评价三个维度梳理成华区小学体育‘三大球’评定标准(试行)。
经过各小组多次研讨,根据小学水平1、2、3身体各阶段发展特点,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征考核内容及技术测试指标,并匹配相应的评定标准,即夯实学生基础、抓好体能、技能,又以‘三大球’培训研磨教师教学能力。
尹老师提出将运动项目以组块形式推行大单元教学,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模式,预设试点班级进行单项测试,以真实数据修订评定指标,确保标准推行的可行度,呈现可视化效果:
1.诊断‘三大球’运动专项技能
学生参加技术评定是运动技能的诊断过程,让学生知道自己球类运动项目的强、弱点;
2.激励孩子长久参加一项运动
技术评定体系能够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课堂学习的技、战术,需达到怎样的标准,使学生有努力方向;
3.技术评定本身就是教育过程
技术评定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自我挑战和认真坚韧的精神,且敢于面对挑战和拥有良好心理素质。
去尽浮华寻本真,让研思落地生根。后续成华区各小学将试行‘三大球’技能评定标准。在探索的道路上,围绕全面加强学生体育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挖掘小学阶段‘三大球’运动项目的专业内涵,让区域教师与学科、与学生在这热血运动中点燃追‘球’梦想的激情!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9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