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怀着对教育研究的热忱,带着对教育的思考,2022年5月26日,由成都市夏英名师工作室具体负责实施的成都市实验小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基于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学校整体育人实践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证会,工作室6位成员线上线下参加。
聚·云上共研
本次开题会由成都市夏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夏英书记主持,成都市实验小学李蓓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进行开题汇报,何国强副校长进行子课题阶段性汇报。本次会议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所长王真东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吴定初教授、成都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徐猛副教授进行点评和指导,助力学校课题研究。一校三区教师代表、成都市区域联盟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网校远端学校、李蓓名师工作室、夏英名师工作室教师进入云端会议室,参与本次会议。
思·研究框架
李蓓校长从国家政策导向、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向大家汇报了实小对课题的文献综述、研究基础梳理以及研究框架设计等。学校兼顾国家政策的校本化实施和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重估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拟依托智能平台探索创新评价路径,着力从整体系统着手研究并建立一个具备整合性、融合性、发展性和生态化特征的校本化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系统,让“有用的、看得见的评价”发生,让评价过程成为学习本身,实现整体育人。
启·体育先行
何国强副校长对本课题的前期单项探索,子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生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该课题研究构建了小学生体育素质综合评价整体框架,学校自主研发app实现校本化的评价数据,形成体育素质综合评价报告,为每个学生开出个性化运动处方,衔接家校协作帮助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生活。这些研究大大推动了体育学科课程的重构,变革了常态化体育课堂,优化了教学管理,促进了家校合作,产生了良好的研究效益。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探路也为这次评价总课题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引·专家指路
课题开题专家组对课题进行点评、指导,对课题所做的准备和课题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就课题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徐猛老师对成都市实验小学直面真实问题,勇挑名校责任,敢啃“学生评价”这一“硬骨头”的态度和精神表示充分肯定,他认为构建怎样的学生发展评价的校本实践体系是当下所有学校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课题需从评价目的、内涵、依据、方法做进一步思考。需在研究中重点厘清“评价”与“育人”的关系、“内在要素”与“外显形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和“整体性”之前的关系”,进一步探索怎样通过评价来实现整体育人。
王真东老师对实小一以贯之的整体改革、整体育人实践感受颇深,他认为用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来推进育人实践的改革抓住了教育变革的关键,课题需进一步解读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研究目标与内容,重点厘清评价和育人的关系,共同指向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吴定初老师认为课题占位高,难度大,未来可期。建议问题进一步聚焦,研究目标与内容更好对应,注意研究的长期生命力,准确把握创新点,找准研究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
朱旭东老师认为课题的研究能够带动学校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促进学校整体育人实践落地,概念的梳理、逻辑的建构尤为重要,研究过程中工作逻辑、学理逻辑要保持一致。
李政涛老师认为课题抓住了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整体育人、质量评价、突破瓶颈、落地实施、学术前沿、参照标杆等研究的关键点,对用评价改革来撬动教育改革思路充分肯定。建议学校认真解读“整体”概念,找准整体育人的难点,厘清“评价”与“育人”、“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和“五育共生”,“学生发展评价”与“学业质量评价”这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和素养,最终成事、成人。
李蓓校长对专家组的专业指导致以真诚感谢,专家的肯定让我们备受鼓舞,难点、痛点的点拨让我们拨云见日,课题组将认真梳理专家的指导建议,聚焦核心研究目标,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修改、优化研究方案,踏实推进。
望·未来可期
此次课题开题论证会是实小十四五新一轮科研兴校的起点。评价本身并非目的,把“教育的评价”变为“促进教育的评价”才是我们的目的。这其中,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已经勇敢出发,相信在各位专家和同行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真正能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全面转变。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