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聚力“乐”动红心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53 阅读 79 次

《以“音”聚力“乐”动红心》

成都市周笛名师工作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研究”活动

2022年11月24日,成都市周笛名师工作室承办了成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2022秋季菜单培训《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成都市继续教育网师培通进行网络直播。本次活动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探索通过多形式艺术表达的方式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以音乐艺术特有的直观情感体验方式,选取经典红色主题音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美育课堂中传播经典红色音乐文化。本次活动由周笛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伍婷婷老师主持。

课堂展示环节

此次研讨课是对素养导向下红色音乐文化课程教学的探索,围绕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岁月回声》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由李曦苗老师执教的《保卫黄河》一课,是一首欣赏和演唱相结合的歌曲。这首歌曲,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前赴后继奔赴战场的壮丽场景。

本节课主要采用欣赏和演唱交替进行的模式进行,在引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歌唱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欣赏、体验轮唱此呼彼应关系的同时,更着重激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景和精神。通过感受音乐作品所呈现的对祖国、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激发出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今天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孙成洁老师执教的《游击队歌》一课,是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于1937年年底创作,至今已有85年历史。《游击队歌》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的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队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本节课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模唱歌曲的重点乐句,在掌握歌曲中“弱起、前八后十六、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的同时,体会歌曲中的进行曲速度,了解歌曲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随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游击队歌》,深入理解游击队员机智、乐观、英勇向上的形象和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评课环节

随后,成都市周笛工作室成员郫都区红光中学王斐老师分别就《保卫黄河》和《游击队歌》两堂研究课进行了评课。两节课均为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岁月回声》中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学唱和欣赏曲目,题材上都是表现革命前辈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红色音乐作品,跟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以“音”聚力“乐”动红心”非常契合。

李曦苗老师所执教的《保卫黄河》是一堂微型课,整堂课充满了简洁、明快的风格,但却非常完整,层层深入。以影视片段的引入方式让学生对曲作者印象深刻,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场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同时,以歌曲的演唱形式为探究主线,从聆听单声部齐唱到二声部、三声部轮唱,让学生对比感受音乐在情绪和效果上是如何层层递进的,同时通过对音乐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知道这种变化是从何而来,是从例如速度、力度、音调等音乐元素的改变中来,从而更深刻的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孙成洁老师所执教的《游击队之歌》节奏鲜明、曲调轻快、朗朗上口,适合中学生学习演唱。孙老师以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主线,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体裁以及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逐步的深入作品,体会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在教唱初,通过划拍吸气读歌词的方式既起到了演唱发声的作用,也解决了弱起乐句的难点,同时让学生掌握了乐句的节奏,可谓巧妙。整个教学过程很扎实,学生掌握的很准确、牢固,艺术表现的情感性、完整性、流畅性、准确度、和谐度等方面都符合作品要求。

最新修订的2022版新课标内容中,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奋斗精神。王斐老师表示:“音乐教育在这一点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拥有大量的红色音乐文化,而我们今天的教研活动主题和内容,正是秉承了培养学生继承革命先烈的红色意志,传承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让学生在享受音乐、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树立了他们正确的三观,为国家培养了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主题讲座环节

最后,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中小学音乐教研员马玥老师带来《素养导向下红色音乐文化传承的实践研究》主题讲座。马玥老师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发展历程入手,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了本轮课标修订的亮点和变化,并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从而明确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我国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统领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从而使课程标准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随后,马玥老师就“开发红色音乐教学资源”、“融入学校音乐课程”、“利用节日文化契机”、“关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四个方面进行红色音乐文化传承的实施策略分享。马玥老师表示:无论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学科课程中的红色音乐的融合,还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特色教育实践,红色文化都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发展的作用。希望新时期音乐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务实的行动、智慧的协调,积极投入到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实践中。此次主题课程研讨活动是在遵循美育教育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红色音乐育人价值,通过艺术的形式让红色文化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真正做到红色基因的赓续与传承。

文章标题:《以“音”聚力“乐”动红心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8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