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悦”享丨双林御风 何海燕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30 阅读 61 次
为师者,当怀赤子之心

杨书虎名师工作室

双林御风何海燕

自从《鸡蛋里面有骨头》唤醒我对于美术教育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后,先后阅读了杨书虎老师推荐的《中国哲学简史》、《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随着深入的阅读,使我不断感受到,为师者,当不失赤子之心!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是具有通达万变,纯一无伪,具有赤子之心的人。

朱熹在阐释孟子的这一章句时说:正是有了这种纯粹无伪的赤子之心,不为外物所诱惑,一个人才能通达万变,无所不知。也就是说,赤子之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成其为“优秀的人”的必备条件和基础。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教授对哲学所下的定义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同时,教授认为每个活生生的人都应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即“人应当是哲学的”。在阅读后,对中国文化中道家、墨家、儒家、扬朱等思想,如何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与解析。比如,儒家的克己复礼;道家的洒脱随心;名家善于辩论;心学的内圣外王。深感不同的思想造就不同的人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哲学与教育有着紧密的关联。

同时,从诸多有关先生的回忆录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乱世中历尽沧桑,充满了坎坷与矛盾的他,有着怎样的心怀天下、“愿随前薪做后薪”的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是当之无愧的师者典范。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余文森老师强调:如果说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卓越教学(教学的卓越性)则是对教学的理想要求。

他说:卓越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精神、一种教学境界;卓越教学是一种教学态度、一种教学品质。卓越教学首先需要确立的是卓越的思想、精神、态度。”

卓越教学的旨趣是精神性和理念性的,“是所有优秀教师特别是名师共同的教学主张和教学追求。”

《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其作者刘晓东在开篇即旁征博引,指出:“童年是值得成年人向其表达敬意的”;“童年是创造力的源泉”……进而指出:童年拥有丰饶的人性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人生的井”,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基础和须臾不可分离的根系,还是人文学科的开端和目的,因而童年、童心、儿童是值得成人敬畏和学习的”。

并称,“理解儿童是艰难的功课”。对于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儿童“更有效、更有力、更人道的影响”。“儿童本位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儿童的生活状态和成长需要,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控制和灌输。”

“儿童本身有成长的愿望……欢迎的是那种愿意与他们平视、珍视他们的世界,但又随时能站起来,展示成人强大力量的教师。”

每一本书既是赤子之心的直接成果,也是赤子之心的维护者,既有呈现多年教育生涯中以童心育童心,从实践到理论的教育心得及著述,又有呈现古今中外哲人对赤子之心的哲学思辨。从而提供了一个探讨儿童、认识儿童的全新视角,展现了当代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教育使命。

从中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呵护儿童,维护童真的重要性,又迫切于自我修养的急切。好在书中不乏手把手地传授不失赤子之心的教育者当如何修炼自我方法,我想,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我们和”儿童“的距离也许会更近一步。

编辑:刘钶

校稿:纪晓露

审稿:陈媛

审核:杨书虎

文章标题:《“悦”读“悦”享丨双林御风 何海燕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8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