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数学名师工作室简报
【2022】第16期(总第22期)
成都市第三届成华区第四届工作室2022年12月7日
发现·自省·共识·共进打造特修斯之船
——记李雪梅名师工作室喜登《小学教学》封底
前言
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
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
不知道,明天我们在做什么
但至少,我们要对今天负责
让明天因为今天的付出而多一份精彩!
--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永不停歇的追寻……
喜报: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数学名师工作室登上专业核心期刊《小学教学》2022年11月的封底。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主持人李雪梅老师的引领下,努力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起舞,且行且思且记录,研修路上最美的风景,亦是这---深沉的思绪,张扬的个性!
特修斯之船航行百年,每一块甲板都是坚实的保障。名师工作室类似“特修斯之船”,以个体优秀促团队卓越;以团队之力助个体吐故纳新,永葆匠人精神,方能砥砺前行。
一、特修斯计划之个人研修-----以个人觉醒渡己
(一)踔厉前行--厚植专业情怀
自2021年8月23日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吸纳四川省各市区45名优秀成员。在工作室,每一位教师不仅追求高超卓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是坚定着专业信念和专业情感,以知会友,以行促思,成员间相互欣赏、彼此勉励、互为良师益友。为教育,不忘初心;为梦想,并肩启航;为成长,笃定前行。
(二)笃行致远--躬耕专业实践
名师工作室作为互勉共助、集体成长的平台,关键是引领,核心是发展,内涵是研究,力求通过有目标、有内涵、有规划的一系列专业实践踏上专业发展的优化道路,让每一位成员成为“五度”教师:思想有高度、知识有深度、见识有广度、文化有厚度、为人有温度。
二、特修斯计划之团队赋能-----以团队发展渡人
(一)机制赋能,激励教师专业自觉
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用制度治理,以情感管理。两年来,工作室有条不紊、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良好的激励机制。积极建立工作室考核表、积分表及个人档案,探索出“一制一点两化”的管理机制,即“积分制”:鼓励成员积极参与,个性发展;“高起点”:借力专家引领,线上线下融通,以课为媒实战练习;“课程化”:精准聚焦研修目标,完善系列学习内容,丰富活动实施样式,展开多元评价方式;“序列化”:挖掘教育资源,组织系列教学研讨及个人学术研修汇报,落实“前研后续”诊断式研修,组织学术论坛,拟定扶持计划,注重成果宣传与社会反响。
(二)教学赋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工作室的内在驱动力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一位成员的学习、研究、发展都是工作室工作的着力点与研究的核心点。工作室四位成员获得成都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三位男教师参加成都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届男教师主题教学成长擂台赛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李雪梅、郑东俊等多位老师的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张元元、文敏、卢晓雅、季楠馨、颜顺、刘金华老师获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一等奖,周静老师获成都市第十八届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赛课一等奖……在任务驱动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收获教育的幸福感。
(三)研修赋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工作室以研修主题《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为统领,以教学实践问题为抓手,统整道法术,深耕点线面,理论与实践并重,输出倒逼输入,促教师专业成长。
成华区第四届名师工作室李雪梅工作室合影
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工作室李雪梅工作室合影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也有不变的内核:关爱学生的师者仁心,教育的基本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愿我们工作室的每位教师都能顺应时代潮流,永葆育人初心,享受数学教育,把航“特修斯之船”,不疾不徐,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展望)
在哪里存在,
就在哪里绽放!
以任务带队伍
以魅力增吸力
以能力来助力
撰稿:李雪梅郑东俊周静
编辑:周静徐晚秋
审稿:李雪梅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7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