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数学名师《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行为策略研究》培训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34 阅读 200 次

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简报

【2022】第11期(总第17期)

成都市第三届成华区第四届工作室2022年9月20日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记《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行为策略研究》培训

前言

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

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

不知道,明天我们在做什么;

但至少,我们要对今天负责;

让明天因为今天的付出而多一份精彩!

——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永不停歇的追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双减政策下,改变的是教育形式,不变的是教育人追梦的步伐与学习的热情。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数学名师工作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建设,2022年9月20日,工作室成员们齐聚云端,召开了一次以“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行为策略研究”为主题的线上会议。会上,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教学》杂志责任编辑胡远春老师,青羊区泡桐树小学优秀数学教师朱圆圆老师为成员们进行了专题讲座,电子科大附小数学课程中心郑东俊副主任指导近期学习的方向与规划,工作室主持人李雪梅老师进行工作室后期活动讲解与培训。

本次线上培训由成都市双水小学安然老师主持。

一、教育写作,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

胡远春主编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杂志的板块设置、栏目选择和选稿标准。并基于多年教学研究和主编经验,以三个问题为抓手,结合丰富的写作案例娓娓道来。

问题一:为什么写教育文稿?

胡主编从写作的意义入手,以小(个人视角)、中(学校和教育视角)、大(历史与时代的视角)三个维度展开说明教育写作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华应龙老师、叶澜老师、李吉林老师、管建刚老师、朱永新老师等例子充分说明了:以写促读、以写促教、以写促思这12个字背后的深远意义。

也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教育写作是评价教师综合实力的硬性需求:职称评定、名师评选、课题结题等都需要教育文稿来印证。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教育写作成就教师不是神话、不是承诺,而是一定会成为现实的精彩!”

问题二:教育文稿写什么?

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有的时候会感觉到无从下笔。于是胡主编脉络清晰带着我们理清方向,可以写自己的实践、赏名家的教学、写阅读的感悟、记教研的思考。用四个典型案例让老师们有了自己的思考,激起思维的水花。

问题三:怎么写教学文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胡主编把万卷书里的经验总结出来,帮我们理出来了这样的写作技巧。我们要明确主题,明晰主线;精选片段,凸显要义;夹叙夹议,深入剖析。从这些方面入手相信每位老师都可以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胡主编的讲解逻辑清晰、内容充实、案例典型、集实用性、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工作室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二、基于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高效作业设计研究

朱圆圆老师从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入手,用科学的数据支撑专业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设计作业的新思路。首先将题目类型简单分成了基础性题目、思考性题目、综合性题目,并且分享自己的切身经验,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举例,要设计出具有科学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习动机,减少练习数量强度和简单机械重复。

要做到高质量的数学教育:基础实、思维活、能力强。朱老师通过分析对比了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课后练习,引发她的思考:这些练习写完,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最后总结提炼出具有明确价值取向的作业设计策略:激励学生,诊段教学(突出联系性);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加强思考性);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体现过程性)。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课程性质:关键要落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即需要对材料精心设计,让学生有较长时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机会解决开放挑战的数学任务。

朱老师的讲座与我们现在课程改革紧密相连,为老师们开拓了更多的思路,在作业设计上更应该多下功夫,精心雕琢,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好发展。

三、深耕课堂,团队发展

一场温柔秋风里的线上会议交流,让工作室的成员更加信任彼此、依赖团队。让工作室的成员更加明白,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摸爬滚打,是一帮人的朝圣。工作室管理协调研究策划组组长郑东俊老师就“成都市小学数学女教师擂台赛”相关工作做了部署。工作室针对本次比赛,坚持个人成长与团队成长并驾齐驱的理念,特成立课例磨课组,旨在将集体智慧发挥到本次比赛中。

郑主任将比赛四个阶段进行了缜密细致的安排,叮嘱各个小组在报名选题阶段多碰撞、多研究,优化确定填报主题和课题;在准备阶段多打磨、多重构,生成精致教学成果。结合组委会方案,将复赛环节拆分为6个阶段,严格控制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精确制定阶段目标,让每个参赛教师及磨课团队有方向性和实操性的引领。

四、聚力成长,踔厉向上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李雪梅校长就本次活动的讲座,给成员老师们分享了三个观点一起共勉:

1.写作是最好的反思。(巴金:只有写,才会写。)

2.研究,苦一阵子;不研究,苦一辈子。

3.热爱——优秀——做事成人。(热爱课堂,让优秀成为习惯。)

也许有人能够阻挡你的成功,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挡你的成长。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李雪梅校长就新学年工作室各个成员的职责与分工做了新的安排;对工作室新学年的工作规划进行全面梳理解读。

抓好每一项研究,推广每一项成果,做好每一次展示,成就每一位老师是工作室的初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为重要任务,以阅读与写作为研究方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进行多校联动、读书交流、主题研讨、课例研修、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成果展示等途径,形成一系列优秀课例、课题成果、专题讲座等,使工作室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各级骨干教师往名师方向努力靠拢。职责,既是压力也是荣誉,工作室老师们充满动力!为接下来工作计划的有力落实提供了思想保障。

深窥自己的内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教师感言

德阳市泰山路小学谢漫老师: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022年9月20日晚,我有幸参加了工作室举行的《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行为策略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胡老师和朱圆圆老师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理论联系教学实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将就此次培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活动中,胡老师从《小学数学》杂志介绍、书中各栏目、以及文稿写作的意义、作用、文稿写什么等部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相关文章文献把写作的要求和写作方法和盘托出,使我们深受启发。

工作室的朱圆圆老师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及个人教学经验谈到了高质量数学作业设计的核心是“提质减量”,我们一线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作业尽量做到少而精,简而远。

感恩工作室的培训,带给我一场思想认识的洗礼。由此,我认识到了写作的重性,特别胡老师引用华应龙老师的“好教师是写出来的”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平常教学中,有收获、有感触,我却没能及时将自己的收获、感触,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我的收获、感触都只是流于了表面。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从繁重作业设计中脱离出来,研究适合学生练习的高质量作业;从课堂教学提炼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勤于笔耕,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特别感谢工作室给予我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我不断地充盈自己的知识,不断地丰盈自己的教学技能。感谢工作室,我将一直在路上,不断努力前行!

双流九江小学赵敏老师:登高望远,方知远山长;矢志不渝,更须再出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疫情暂缓,终于有机会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齐聚云端,在领衔人李雪梅老师的带领下,再一次领略学术研讨的魅力。

论文撰写一直是我的硬伤,经常抠了几天的脑袋,写了一篇稿子,等到领奖状时,却事与愿违。今天,《小学教学》胡远春编辑给我们做了《教育写作:老师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的专题培训。这个培训就如及时雨,让我豁然开朗,一篇文章的投稿,需要先了解杂志的内容性质、栏目类别等,做到投稿有方向。要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要对接杂志出版时间,符合课改新政要求,要明确写教育文稿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从促进个人专业发展角度,以写促读、以写促教、以写促思。

那具体写什么呢?这是我的短板,是自己过去不曾关注到的。现在想来,每天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难点突破的小片段、教学案例的分析、教研课的磨课故事、教研组对主题内容的总结就是我的素材啊!而这些都是我每天在做的,但自己却以忙于教学、忙于行政事务为理由,长期让工作不高效,导致所谓的没有时间提炼,没有时间写作。胡老师的指导“一语惊醒梦中人”,回想自己曾经浪费了那么多的资源,真感遗憾,惭愧啊!听了胡老师的培训,我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所见、所感多分析,从结构上多提炼,从教学实践中多总结,从小处入手,落实教学实践过程,让写作成为常态。

近期我正在筹备一篇有关于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研究报告,有了方法的指导,我该如何审视自己的研究呢?朱圆圆老师关于《高质量的数学作业设计》给了我启示。对分层作业的理论自不必说,对内容的选择就是考验老师研究水平的地方。“双减”背景下怎样让少而精的作业,既要夯实学生基础,又要体现学生差异性,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路出发,从单元整体设计中分析知识点的联系性、学情的差异性、能力的递阶性。再落实到每一课时,对同类型题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更为开放式、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采用改编、创编的形式,完成校本作业设计模板的制定,将是我后期的目标。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今天,带着不漏掉任何一张PPT的热情,我收获到如干海绵般遇水即饱满的资源,我立即写下今天的学习感言。工作室主持人李雪梅师傅说:“写作,最好的反思。只有写,才会写”;“研究,苦一阵子;不研究,苦一辈子”。我想,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他人鞭策,需要自己感悟,更需要个人行动。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加油,不负年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所学理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愿老师们在专业上继续一步一步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富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实践中和学生一起培植创新精神,在全新的教学领域探索生长。在自己“应为”的方向上转变,在自己“可为”的具体事件中勇于实践,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

展望

在哪里存在,

就在哪里绽放!

以任务带队伍

以魅力增吸力

以能力来助力

策划:郑东俊马虹宁

撰稿:颜顺吴美枢

编辑:周静徐晚秋

审稿:李雪梅

文章标题:《李雪梅数学名师《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行为策略研究》培训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7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