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成都市王玲名师工作室本学年第四次研修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工作室的12名成员围绕工作内容、子课题研究等方向,分享自己的读书情况。本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蔡倩老师主持。
首先,张静老师以《课程为要评价为导精准支持强质量》为题开启本次活动,对《融合教育实践指南》一书的精要进行分享。张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重点就本书的课程和评价两个版块进行分享,对课程调整步骤、课程调整的三种常用方法和国际国内融合教育现行的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重点阐述。
接下来是梁雪梅老师的分享。梁老师以《书香伴我融合路且思且行促成长》为题就《融合教育与教学》《融合教育实践指南》《学习的通用设计》《资源教室方案》等融合教育专业书籍分享读书感悟,和自己的融合教育历程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考。
蔡倩对《特殊儿童辅助技术选择利用指导》一书进行读书分享,为大家介绍了残疾人辅助技术的概念、残疾的概念、辅助技术适配流程和相应的评估工具表件。这本书是辅助技术适配的实践指南,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非常值得融合教育教师人手一本。
王昌利老师分享了读《感觉统合训练教学指导手册》的心得体会。王老师从封面、目录、重点章节、感兴趣的内容一步步、细细地分享她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收获,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感觉统合的训练原则和注意事项谈了自己的思考。
刘亭亭老师以《融合教育下的转衔》为题谈阅读《融合教育实践指南》的心得体会,并重点分享书中的核心观点:残疾学生个别化转衔概述、残疾儿童的幼小转衔、残疾学生的升学转衔、参加学生的社会转衔、制定转衔计划的步骤、高年级转衔教育课程,并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自己对建立高年级转衔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思考。
兰瑶老师以《普特融合,“绘”更美好》为题就《基于融合教育的绘本课程开发案例评析》一书分享,重点分享了普通小学教育绘本课程标准、融合教育绘本真融教育(真诚平等)、善融教育(友善互助)、美融教育(努力乐观)三个主题。
宋文红老师分享了《特殊需要儿童识字课》一书,特别提到本书解决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幼儿绘本阅读需要识字的矛盾的作用,本着急学先用的原则,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汉字先教给孩子,这本书既是教参又是教学资源,在培智和融合教育的语文教学中非常实用。
邹敏老师分享的书籍是《融合教育课程调整策略》,和大家共读课程的精简、课程的充实、课程的替代三种调整策略。
李莹、文静、骆晓娟、刘玮四位老师结合子课题开展的需要,共同阅读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一书。
李莹老师联系平时的教学工作、课题研究情况对阅读感受进行了分享,重点对比小学初中、幼儿数学教育的不同,并结合个案情况进行了分析。文静老师则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逻辑思维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的内容版块进行了主题分享。骆晓娟老师分享了本书重要的观点和阅读本书方法与心得.刘玮老师就学前儿童早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学前儿童运算能力的发展与学习、学前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进行了重点分享。
学员读书分享结束后,王玲导师做总结点评,并做《教师阅读的方法》主题分享,为学员们提供了读研结合、读思结合、读积结合、读用结合、读写结合、读趣结合这六种阅读方法指导。王玲导师指出,越是老师,越要阅读,我们要随时更新知识,充实知识面,鼓励学员们读出三个一:读出一条线、读出一个圆、读出一个我。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在阅读中感悟、体味、反思、成长。阅读一路相伴,深深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最美人间四月天。在阳光和煦万物静美的日子里,阅读就是最美好的事情。活动圆满结束,期待下一个的美好相遇。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7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