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简报
【2022】第10期(总第16期)
成都市第三届成华区第四届工作室2022年9月14日
师者荣光,桃李芬芳
——记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获市区各类表彰
前言
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
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
不知道,明天我们在做什么
但至少,我们要对今天负责
让明天因为今天的付出而多一份精彩!
--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永不停歇的追寻……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每一位教师不仅追求高超卓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是坚定着专业信念和专业情感。工作室的内在驱动力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一位成员的学习、研究、发展都是工作室工作的着力点与研究的核心点。2022年,工作室成员张红霞、马虹宁、武文政、徐雪琴、谢漫、安然六位成员荣获市、区各类表彰。
张红霞(2022年眉山市三八红旗手、眉州名师)
工作业绩:
成都市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成员,眉山市优秀教师,眉山市三八红旗手,眉州名师,四川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曾荣获眉山市赛课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有9篇论文分获省市级一、二等奖,有11篇论文在省市级公开刊物发表,主研和参研的4个课题分获省市一二等奖,一项教学成果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邀请参加“数学学习质量监测标准研讨活动”。在省骨干教师培训中授课、讲座,并多次受省、市教科所邀请赴重庆、马尔康、仁寿县、东坡区、彭山区等地上示范课、做讲座。
成长感言:
携一份执着,与数学教育为伴。
岁月的沉淀,总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让你收获惊喜。
从教之初,一位长者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学生爱上数学。于是,我尝试着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生活事例之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我很快赢得学生喜欢,课堂上笑声不断。
但仅仅这样,并不能体现数学理性的魅力。于是慢慢的,我尝试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感受数学带给世界的美妙与便捷。于是,理性思辨中蕴含的数学之美,引人入胜。
数学需要直觉,更需要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没有耐心,就无法陪伴学生从直观感受走入严谨的推理世界,于是,在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中,不断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提出心中疑问。
就这样一路走来,不断探索、跌倒又爬起来,遭遇失败也收获欣喜,虽探索艰难,我却甘之如饴。展望明日,醉心教育,乃我毕生执着。
马虹宁(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
工作业绩:
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成员,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新世纪小学数学成都工作室优秀教师。曾获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二等奖,成都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成都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成华区小学数学赛课、小专题研究一、二等奖。参与制作上线5节新世纪小学数学3.0微课,面向全国公益播出。参与编写全国扫盲教育教材《生活中的数与算》,多篇教学论文获市级、区级一、二等奖,多次受邀为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及到校交流的老师们提供示范课、研究课及进行公开讲座和教材分析。
成长感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要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已。当老师,要成为大先生,一言一行,要为学生求学、为人处事起示范作用。坚持言传身教,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将时刻以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自身,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同路人。用一颗仁爱之心,让教育更有温度。精心引导、帮助学生,筑梦,追梦,为党和国家输送人才。
吾辈青年教师需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武文政(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
成华区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曾荣获成都市成华区教坛新秀、成华区优秀党员、成华区小学数学赛课活动一等奖、曾荣获四川省海峡两岸问题解决高级研讨会献课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小学“成长课堂”录像课三等奖、参加“成华区名优教师赴泸定送教活动”,参研市区级课题、专题多次获奖,2019年参与编著出版《数学也可以这样教》。
成长感言:
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需要建立知识体系,把握不同的课堂进度与氛围,学会不同的授课模式,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学习其他很多很多的新知识。所以,这需要岁月的沉淀和不断的向上生长。这过程中有艰辛,有酸楚,有泪水,有欢笑,这就是铺垫成我们成长道路的石头,使我们成长的道路有更多的乐趣,才能让我们真正感悟出成长道路的真正含义领略无限美好!
徐雪琴(温江区教学能手)
工作业绩:
成都市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温江区优秀青年教师、温江区教学能手。曾先后在全国第三届生长教育高峰论坛、全国智慧教育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进行优质课例《数图形的学问》、《和倍问题》的展示。还曾先后在温江区课堂教学大赛、圈层互动交流、送教色达、对外接待访问等活动中执教《铅笔有多长》等20余节课例,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在区命题大赛、课程纲要编写大赛、微课制作比赛、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成长感言:
彼此看见彼此照见
教师成长的共同密码是什么?我想“彼此看见”应该是一个重要密码。
彼此看见,前提是看见自己。成为自觉的思想者,反躬自省、乐于改变,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彼此看见,核心是看见学生的成长。用心去聆听孩子成长拔节的声音,既为孩子的成长喝彩,也赋予孩子犯错误的权利,成全每个生命的生长;
彼此看见,关键是看见每位同伴的独特价值。发自内心欣赏、悦纳每一位同伴,多角度去倾听和思考,在相互滋养、相互激励的关系中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彼此看见,基础是看见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关心家长的担忧,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认识到自我的局限,促使自己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谢漫(德阳经开区教育质量先进个人)
工作业绩:
四川省小学数学学会会员,成都市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德阳市教坛新秀,德阳市王汐小数名师工作室成员,德阳经开区谢晓燕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市级课题研究,主持过校级课题研究;参加市、区赛课并多次获奖;2020年被评为德阳经开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在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且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获奖,2019年撰写的论文《计算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些什么?》并荣获四川省三等奖;帮带青年教师在市、区参赛获奖。
成长感言:
勤奋好学是成长之路
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成长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成长可以走的很远。自从加入李雪梅名师工作室之后,我发现我想要成长,我需要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唯有基于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才会发出最动听的声音“我愿意”。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虽然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扩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且应当做一位有能力满足期待的老师,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有钻研、会跑题,做一名挑战者,拥有自己的世界……
安然(成华区教坛新秀)
工作业绩:
成华区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成华区区青年才俊班成员、“青蓝互动”工程指导教师、曾获成华区小学生“国际数棋”优秀指导教师。曾多次承担区级数学示范课、研究课,课例曾获国家级、区级奖励;并多次在区级小专题、论文、教育案例比赛中获奖。
成长感言:
人生就像四则运算:“+”加强学习,积淀内涵;“-”减少“无为”,才能“有为”;“×”乘势而上,团队发展;“÷”除去浮躁,潜心修炼。人生,其实是很公平的。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在哪里打磨,就在哪里闪耀。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是一个人内心最深沉持久的力量,不是心血来潮的一闪念,也不会因为年节更替而稍纵即逝。相反,在历经时光考验和洗礼后,依然能够让人从汲取营养。很感恩这一路上,有很多前辈给予帮助,也很庆幸能与优秀的小伙伴们一起前行。
师者荣光,桃李芬芳。以个体优秀促团队卓越,以团队之力助个体吐故纳新,永保匠人精神,方能砥砺前行。
展望
在哪里存在,
就在哪里绽放!
以任务带队伍
以魅力增吸力
以能力来助力
策划:郑东俊马虹宁
撰稿:张红霞马虹宁武文政徐雪琴谢漫安然
编辑:周静杨莞尔
审稿:李雪梅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6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