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的游戏课程化实践与思考——成都市鲁雪莲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7次(总第7次)活动报道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39 阅读 72 次

一阵冬风,吹走了秋天的落叶,一次相聚,促进了教师的成长。2O22年11月18日,成都市鲁雪莲名师工作室为了助力学员所在的幼儿园有效开展儿童本位的游戏活动、提高游戏质量,进一步理清真正以儿童立场,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构建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成都市鲁雪莲名师工作室在新津区第一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基于儿童本位的游戏课程化实践与思考”的研修活动。

活动伊始,新津区教育局小幼幼教科陈波科长致欢迎词,对各位园长和老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由衷的希望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盼与大家分享,为新津一幼把脉,希望在专业的指导下努力办好新津学前教育。

在热忱的期待中,执行园长赵丽从园所简介、课程建构和游戏课程实践与思考三个维度分享了新津一幼“幸福·童趣”课程的实施过程,并带领工作室成员们观摩了新津一幼孩子们的游戏现场。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蕴藏着无穷的教育价值,接下来,成员们聆听了高寒老师的“趣味”课程故事分享:《“薯”于你的丰收季》;谢娟老师的“趣探”课程故事分享:《桌椅诞生记》;苏曼老师的“趣玩”课程故事分享:《叮铃叮铃,骑车啦!》。

基于观摩和分享,工作室成员聚焦两个研讨话题:1.“三趣”课程定位和划分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2.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好凸显“儿童本位”。随后,分组进行了研讨交流。参研园长和老师们从丰富的环境、材料,随手可得的户外资源,科学合理的区域、户外游戏设置等维度进行做了专业分析和观点输出。一致认为,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学习,随处可见的表征、记录,支持幼儿的多样化创造是落实“儿童本位”的最基本要求和根本出发点。老师们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以儿童的立场来追问,以儿童的需求来追随,生动地展现了新津一幼“三趣”课程的实施过程。基于观摩和分享,工作室成员就“三趣”课程定位和划分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以及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好凸显“儿童本位”进行了研讨交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把权利交给儿童,以儿童的视角关注儿童的需要,成员们在学习中提高,实践中努力,研讨中进步,反思中成长。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鲁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有专业的理念、专业的情怀和专业的担当,并强调一定要做好课程的前、中、后审议,真正站在儿童视角,充分聆听儿童真实想法。

此次活动为成员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也为工作室各成员如何有效开展儿童本位的游戏活动打开了新思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让我们脚踏实地,用心专研,相互学习,携手并进。

文章标题:《基于儿童本位的游戏课程化实践与思考——成都市鲁雪莲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7次(总第7次)活动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6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