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第31期|新教材研究|遵循课标研教材博观约取促教学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28 阅读 19 次

遵循课标研教材博观约取促教学

——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研究成果交流

为积极探索落实课程标准、涵养核心素养、倡导深度学习、高度参与的高一历史教学路径,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都市教科院“双新”背景下《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研究系列活动已开展3个月。2022年10月14日,第四期活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四单元整合教学”研讨活动如期线上举行。该活动由成都市教科院主办、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承办。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云端聚首深度研讨,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史老师和历史教研员通过“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师培通”等平台进行线上学习交流。直播在线峰值人数最高上千人,充分彰显了《中外历史纲要》研讨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历史教研员宋廷飞老师主持。首先,由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成员川师附中何成荣、川大附中袁小琴、新津中学李燕就《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袁小琴老师依据课标,结合最新学术动态,阐释了统编教材通史体例中所蕴藏的新内涵,剖析了教材编写思路,明确了本单元的价值取向,将单元的教学主题提炼为“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文明的多元繁荣”,并分解为为政治上“多元并立和共辉”、经济上“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上“多元一体和新生繁荣”三个小主题。

李燕老师就第三单元内容整合、要点解析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分享。李老师以唐宋之变、宋明理学和“存天理灭人欲”等教学要点为例,作深入学理分析,深度解读教材内容;依据单元主题整合教学内容,重构单元知识框架;并从概念群、探究主题、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建立教学流程,提供了详实的教学课例;最后践行“教—学—评”一体化,阐释了作业设计的原则。李老师博观约取,重视教学的渐进性和层次性,真正践行涵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随后,由工作室成员成都第四十九中张能、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杨雅宁、天府七中李星霖三位老师带来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分享。

张能老师以《提炼主题整合教材——第四单元的研究》为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张老师立足教材,精研课标,归整教学任务,明晰单元目标,确立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近代前夜的鼎盛与危机。并从“专制强化下的内外挑战”“白银帝国中的变化潜流”“承古萌新里的交流碰撞”三个方面展开具体阐释。紧接着,张老师呈现了本单元两个教学要点的示例片段《专制强化下的内外挑战》,他运用丰富的图文史料创设的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讨新问题。

李星霖老师以《基于标准注重差异——以为例》为题进行了分享交流。李老师在对比并研读新旧课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古今对比的角度去思考明清社会经济新变化的表现和意义,从中西对比的角度去窥视明清经济的世界意义及其潜藏的发展危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李老师从差异教学理念出发,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呈现了学习内容的扩展和素养要求的提升的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最后,李老师介绍了如何依标按需分层设计作业,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在面临“双减”考验、“双新”挑战的当下,工作室成员在领衔人赖蓉辉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深研课标、深究教材、深耕课堂、科研行远,呈现出博观约取、扎实教学的积极风貌。相信赖蓉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定将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定能为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样本,定能走好新时代历史教学立德树人、内涵发展之路。

图文:袁小琴

初审:宋廷飞

周静莉

终审:赖蓉辉

文章标题:《20221014第31期|新教材研究|遵循课标研教材博观约取促教学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6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