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第29期|课标解读|云端深耕教研事四维洞见课标魂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17 阅读 81 次

云端深耕教研事四维洞见课标魂

——赖蓉辉名师工作室初中历史新课标研读活动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引起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和研读。课程标准是国家的育人蓝图,新的课程标准打通了义务教育各学段的学习进阶,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了人内在的品格和能力涵育。

对广大教师来说,要适应新课标带来的新变化就要关注和重视对新课标的解读,接受新课标变化背后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挑战。一线教师如何理解课标新变化,适应新课标用好新课标呢?如何在课改中让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如何开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如何转变并创新育人方式……这些问题解决的前提无疑于都有赖于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基于此,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的白旭敏、李志平、熊明媚和魏莹四位成员组成教研共同体,聚焦于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从四个维度分享了研读新课标的初步成果。

2022年9月29日,工作室全体成员相守云端,倾听四位老师的课标解读分享,共同参与初中历史新课标研读活动。本次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区棕北中学周静莉老师富有诗意的主持中启动。

成都高新区银都紫藤初中学校的白旭敏老师以“科学学习”的视角分享了《学习科学,科学学习》的课标解读学习报告。白老师撷取了新课标中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学习科学等六个关键词,通过分析其内涵以阐明新课标变化的要旨。在梳理学习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建构了课标解读的理论构架,并以校本航天课程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为范例,展示了知识如何从大脑间转移走向大脑内建构的学习路径。

成都市华建学校的李志平老师从课题研究的视角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李老师细致地解读了新课标颁布的背景、内容新变化及特点。他立足于教学现状的调查数据,明晰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以教学实践为主体的案例分析全景式地展现了历史核心素养在理论指引下有策略、有方法的落地。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熊明媚老师聚焦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读了新课标的新变化。熊老师瞄向新增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秉持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五大原则,以地方课程活动课——“重现文明现场绽放古蜀华章”为案例,探索在常规教学中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通过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场域。此外,利用每周一次的历史选修课时间,从文物入手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认识历史;安排贴近乡土的假期作业等……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涵育,在可行的实际操作中“看见”素养就在我们身边。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的魏莹老师注目新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历史课标标准的变化,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学科实践视角重点解读新课标解读,分享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作业与活动设计》。魏老师从作业改革背景、作业设计和活动设计三个方面示范了作业设计的实践经验,强调以作业设计为载体推动教学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工作室领衔人赖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四位老师各自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领域给了大家很好的学习和思考的视角点赞,更强调老师们应在学习理论中结合教学实践,以作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课标的解读是常读常新的。解读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也要深入地联系生活、贴近实际。找寻到实践新课标的突破口,我们就能在核心素养落地的施教中事半功倍。

图文:张王斌

初审:宋廷飞

终审:赖蓉辉

文章标题:《20220929第29期|课标解读|云端深耕教研事四维洞见课标魂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6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