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领衔人介绍:
郝太豪,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音乐教学名师,四川省音乐骨干教师,省市区优秀艺术教师,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校音乐教师。2013.10荣获省音乐学科带头人,2015年荣获四川省教科研专家库成员,2019.6荣获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市区音乐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市级骨干音乐教师培训班辅导教师,曾在省市区级音乐赛课中担任评委并点评课例。中国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学会、成都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委会会员,四川省、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首届寇忠泉鼎兴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新都区第三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音乐教师国培现场音乐公开课获好评,音乐活动课获省级奖,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全能大赛及钢琴才艺大赛分获市一等奖。作为副主编撰写相关学术内容并出版民歌研究录专著《美的绽放》、音乐教育专著《音乐教育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和获奖文章20多篇,其中3篇分获国家、省一等奖。主研两项省级名师课题和两项艺体课题分获省市一、二等奖。多次开展省市区级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及教学研讨,指导5名青年教师荣获国家、省级赛课一、二等奖。创作歌曲《童年的歌》荣获教育部二等奖、省一等奖第一名;编排合唱《孩子,祖国就是你的家》荣获全国一等奖;指导钢琴独奏《北风吹》获全国金奖;排练并指挥民乐合奏《美丽的壮锦》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指导声乐节目《手拉手之歌》荣获市一等奖第一名。培养辅导百余人次艺术特长生获各级奖,荣获国家、省优秀指导教师奖。
工作室方向:
建设知名音乐名师工作室,打造成都乃至四川音乐教育科研型、专家型团队及“德艺双馨”川派音乐名师,享誉市、省级。
工作室目标(“三三三”发展目标):
工作室团队“三三三”发展目标(三“专注”三“具有”三“成为”)。
三专注:专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工作;专注于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专注于学校美育成果及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三具有:有素质(素质过硬,配合默契,主动争先,能说会写、能唱能弹能表演能教学示范);有成果(有专著成果出版、论文发表和科研创新成果获国家级表彰);有特色(有独特的音乐教育风格特色绽放在市、省、国家音乐教育领域)。
三成为:成为提高艺术教师核心素养的践行者;成为高素质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川派科研型、专家型音乐教育家的担当者。
流淌音乐激情,绽放生命精彩,为成都教育及四川教育鼎兴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一生。
工作室措施(工作思路、工作举措):
工作思路:通过聘请专家引领,领衔人带领,团队自主学习及与其他省级国家级音乐名师团队交流、教学研讨、学术沙龙、课题研究、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使成员们成为专家型、科研型音乐名师。
工作举措:1、建章立制,制度管理。落实考核制度,对每次集中学习培训、个人研修、线上线下等都有考核有内容有总结有成果有提炼;2制定成长规划。对读书、论文、公开课、讲座、笔记、科研、出版专著等有发展目标和成果规划及最终物化成果;3、建立发展档案,适时分享成长经验;4、建立学术论坛及互动;5、建立工作室“教研博客”及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网站,及时展示和推介工作室活动及成果信息等;6、对科研课题及专著出版及时跟进指导和了解,以保障成果实施。
工作室预期:
经过三年周期成长,工作室团队预期成果:1、建立工作室“教研博客”及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网站,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打造成都音乐名师团队,为美育及音乐教育助力;2、成员素质优,个人专业过硬,能唱能弹能表演,具有合作精神;3、理念先进,有专著成果出版,有教材编写、论文发表和科研创新成果获省及国家级表彰;4、爱钻研、喜阅读、肯研究、能写作,会上课、做讲座,每位成员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及特色并绽放在成都、四川及国家音乐教育领域。
成员遴选条件
执行市教育局相关文件,附加以下条件:
1、音乐专业毕业(硕士优先),45岁以下(非常优秀者除外);
2、取得市区级荣誉,赛课、课题、文章等获区一市二等奖及以上成绩;
3、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4、具有较好的个人综合素养,计算机及电脑多媒体运用较好;
5、有较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及科研能力;
6、具有合作、勤思、善学、肯干精神;
7、能克服困难,积极认真快乐地工作,积极参加工作室研修并按时完成工作室的各项任务。
公作室成员
章娇、黄瑜庭、曾琪、覃朗、施杰丽、黄翠、克惹慧心、林思夏、张宗倩、帅常丹、唐铃、罗青青、宋钰一、郑高兵、王珩吉、郁杨、王紫霜、南湖小学北区、沙惠婧、雷佳蓉、蒋雅馨、杨小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