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
—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第二期读书分享会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可让教师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交流可以让大家分享各自灵动的思绪和精湛的见解。为了引领工作室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罗朝英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2月24日晚7:30开展了工作室线上读书分享会。此次分享嘉宾为曾红梅、徐艳、张志伟三位老师。
曾红梅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做学生生命中那一簇绽放的红梅》。学生是曾老师最美的遇见,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曾老师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探寻,用爱去浸润,用智慧去引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曾老师用四个真实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她与学生的心灵之约——做彼此的心灵导师。面对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她制定了个性定制方案“化茧成蝶”、“披荆斩棘”;面对需要促其自我成长的学生,她别出心裁的运用了“问卷调查”,“情景再现”;面对优秀而自律的学生,曾老师为其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曾老师力争做到:尊重学生,观察个性;创造环境,培养个性;因势利导,发展个性。
徐艳老师分享的主题是《用“心”对话,不忘初心》。《教学勇气》一书中提到,好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是好老师本身却长久铭记。在徐老师的分享中,她提到“何为让学生记得住的好老师呢?归根到底我们做老师还是得用“心”。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以朋友般的真诚、慈母般的挚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情和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和坦诚去开启学生的心锁。徐老师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她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故事。她积极引导孩子们诚实、尊重、感恩。在面对“后进生”和“问题”学生时,我们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忘自己的初心,好好育人,无愧于心。
张志伟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论中学生玩笑中的价值观引导》。他讲述了班上一位同学搞怪开玩笑的案例和解决措施。对待该同学的无心之过和围观者“娱乐至上”的心态,他通过面谈、班会、小作文、家长座谈等形式,倾听孩子心声,加强家校联合,让孩子在价值观上学会“审美”。最后,张老师分享了对教师自身认同和发展的几点体会。1.教育学生不能光靠外部规范的约束,而是靠启发他们对人对事的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2.教师要以宽容心态对待学生的问题。学生犯错也是教育的契机。“教育非他,即灵魂转向”。3.遇事时,教师首先做好情绪管理,倾听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自明自断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阅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聆听三位教师的分享,开启了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的寻找过程。《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从“关注教师的心灵”,这一独特视角,为我们送来一缕清风。工作室成员吴锐、李媛、罗雨等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真正的教学,也源自于内心。书页中所散发的那份纯净的“勇气”,将会支撑着我们坚定而幸福地走在教育之路上。每当教学困惑我们的心灵时,翻翻它,便会有一份释然后的轻快;每当学生问题纠结我们的情绪时,读读它,便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人生在阅读中思索,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请拿出你的“教学勇气”吧!
音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罗朝英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成长案例,鼓励教师们从自我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学生生命成长。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经历为学生赋能,焕发学生内在生机,而学生用内在生机焕发教师的生命力,在教育教学中重新编织教育的梦想,不仅要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人,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导师,与学生共舞,舞出时代教育的最强。
报: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送: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市县教研部门、相关学校。
发:成都市罗朝英工作室所有成员。
编辑、核稿:曾红梅徐艳张志伟审稿、签发:罗朝英
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印发单位)2022年2月24日发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2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