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教学勇气》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第七期读书会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16 阅读 39 次

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

—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第七期读书会

“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薰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为进一步激发工作室老师的读书热情,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罗朝英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3月30日晚7:30在cctalk平台开展了工作室第七期线上读书分享会。此次分享的主题是《教学勇气》第六章的内容《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此次分享的三位嘉宾分别是来自大丰中学李露老师、成都市毗河中学陈欢老师和崇州市明湖中学刘玉洁老师。

陈欢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接纳自我善待内心相互成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这一章节中,陈老师感受到的是帕克·帕尔默先生对教师们满怀的善意与期待,陈老师以教师间的壁垒形成原因为切入口,从三个部分分享了自己对于这一章节的看法何体会。要想打破教师间及教师与学生间的壁垒,陈老师认为应该从接纳自我、善待内心、相互成就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部分:接纳自我。以帕克·帕尔默先生的对话新主题为线索,陈老师利用关键词、隐喻及影像两种方式,对自己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剖析,逐渐找到自我认同及自我完善的方向。第二部分:善待内心。帕克·帕尔默先生呼吁教师们打破壁垒,在以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共事切磋。陈老师从一节善意的公开课及自己的治班策略为出发点,反思了自己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是否做到了善待自己,善待同事,善待学生。最后陈老师总结到,唯有接纳自我,善待内心,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才能打破教师间的壁垒,形成一个团结有爱的共同体,才能守护学生的成长,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最终实现相互成就的目标。

刘玉洁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融入·唤醒·共生——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刘老师结合《教学勇气》第六章内容,以自身工作经历为例,从如何融入团队破解个人化、如何在团队中唤醒教师自我内心世界、如何在团队中提升自我三个方面入手,着重从英语学科教学和班主任成长两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同行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意义。“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和怀疑”。最后,刘老师讲到教师在共同体中要善于学习,彼此关注、用心交流、彼此指引,用最真诚的对话激发集体智慧,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李露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开放态度,身历其境,突围壁垒》。李老师首先分享了帕尔默教授在本章中对教学现状的讨论,结合实际探讨了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教师和学生所付出的代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帕尔默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途径:建立新的对话,适应对话的基本规则和需要领导。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经历的关键时刻。不论是振奋人心的时刻还是让人紧张的时刻,对于教师来讲都是可以在共同体中交流探讨,从而达到真诚地理解彼此心灵、从集体智慧中汲取营养的话题。如书中所说:“要像公开而真诚地讨论我们成功的经验一样,公开而真诚地讨论关于我们失败的经验”。通过在共同体中进行真诚地分享,持开放和诚实的态度聆听,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不同的经验,这些经验都会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

教师群体间形成的共同体可以探讨老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让老师们跟着帕尔默先生来了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们不断学习,鼓起勇气,重燃热情,找回做教师的初心。

报: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送: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市县教研部门、相关学校。

发:成都市罗朝英工作室所有成员。

编辑、核稿:陈欢刘玉洁李露审稿、签发:罗朝英

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印发单位)2022年4月1日发

文章标题:《No8《教学勇气》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第七期读书会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2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