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名师工作室·史静工作室规划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08 阅读 40 次
(2021年第1期-总第1期)

一、工作室方向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2019-2022年)》为指导,按成都市名师工作室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积极研究、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坚力量,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快、更高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向学生、老师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态,全面提升心理素质。

重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行动研究,遵循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研修教师科研能力。

二、工作室研究领域

1.中小学生涯教育;

2.学生学习力提升;

3.中小学心理危机应对。

三、工作室三年规划

(一)工作室目标

工作室为研修成员搭建专业成长学术平台,通过为期三年的研修活动进行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不断循环发展,激发思想火花,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不同基础、不同层级的研修学员梯次发展,助推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专业化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研修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二)工作室工作措施

1.理论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类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技术等。

2.教育教学实践:要求工作室研修成员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整合与创新,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探索,形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风格。

3.研究与培训:针对工作室研修成员的不同岗位和不同发展水平,采取以下方式开展研究活动: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集中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等。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如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学习各家专业所长,促进研修教师的专业成长。

4.完善激励:工作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研修成员制定个人三年成长规划和学期计划,遵守按时参加各种研训活动,提高个人素养。

(三)工作室预期成效

通过对各项目的深入学习,不断反思总结,要求研修成员能够用教育理论原理解释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现象,向教育科学要育人质量。通过建立成长共同体,使研修成员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上平衡发展,全面进步。研修成绩考核以省市特级教师基本要求为标准,让学员逐步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成都市史静名师工作室

2021年11月23日发

文章标题:《成都市名师工作室·史静工作室规划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