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愿景携手起航
——钟亮工作室开启2022年读写共生主题研讨会
文稿:何瑜(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
编辑:马香玉(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审核:亮老师
寒风一夜满庭芳,新换桃符煮酒忙。1月22日,钟亮名师工作室“读写共生发展核心素养”主题研修暨工作室新年团建活动在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举行。领衔人钟亮老师特别邀请了成都市教科院教师发展所黄静梅所长,成都市教科院中学教育研究所袁文所长等领导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四川省特级教师程一凡等专家光临指导,钟亮名师工作室30多名成员参加会议。此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何丛、陈熟等老师策划筹备,成员彭建、尹莉老师主持。
(图:彭建、尹莉作会议主持)
首先是声情并茂的吟诵拉开活动序幕。工作室每位成员接龙创作了两句七言,并串联成章,由池凤老师吟唱领头,然后合诵,彰显了工作室共读共写的特色。
紧接着,黄静梅所长和袁文所长为工作室授牌,为学员们正式发放了证书。两位领导都充分肯定了钟亮名师工作室的研修主张和团队精神,并给本届工作室成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两位专家领导的发言让大家精神振奋,获益匪浅。
黄所长建议:一是工作室成员要珍惜机会多向钟亮老师学习,要走近老师、挖掘老师的教育精髓,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是要增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多读书,广纳博见,在双减背景下,紧跟时代步伐;三是随时随地思考,将输入转化与生成输出,多研多思;四是希望我们团队成为学习共同体,成为成都教育改革的先锋队,更要成为社会责任人。
(图:黄静梅所长作指导)
袁所长也给工作室成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是大家要去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二是提出平台和团队的重要性,三是指出名师成长密码:精神明亮,向外开放、向内生根,赛课、科研都要走在前列,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要有强大的执行力。
(图:袁文所长作指导)
接着,工作室领衔人钟亮老师进行主题解读。她以“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做了富有诗意的开场白。围绕工作室“读写共生”主题和运行机制,从愿景、初心、理念、追求、宣言、主题、研修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与剖析。对工作室提出了三个愿景,即成为:读书写作的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共同体、精神气韵的共同体;提出了“分组牵头,分工协作,分层发展”的研修机制,明确了“七个一”的常规要求;通过三条途径达到“团队成长,素养提升;优化教学,磨砺课堂;凝练成果,成果推广”的目标。最后建议大家朝着开阔明亮的方向保持读写的状态,丰盈教育人生。
(图:钟亮导师作主题讲座)
随后,专家指导“双减”微论坛。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给成员微论坛的五位老师作指导。工作室成员孙静、池凤、陈熟、朱彦平、余树财五位老师围绕师生读写共生主题开展微论坛研讨,特别聚焦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优化,特色课程的开发等内容。李华平教授逐一点评,肯定了老师们能“尺水兴波”,分享实践中的思与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肯的指导,让大家明白了既要向上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又要扎根课堂的土壤,真切关学生学情,找准研究起点,“把学生深深卷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让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图:李华平教授作点点评指导)
(图:孙静老师论坛发言)
(图:池凤老师论坛发言)
(图:陈熟老师论坛发言)
(图:朱彦平老师作微论坛发言)
(图:余树财老师论坛发言)
下午,四川省特级教师程一凡作《行走在语文路上》专题讲座,程老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分享了成长感悟:首先加强修养,需要一种忍力,具有一种魄力,多一点爱好,坚定一种信念。努力下在六方面:乐倾听、勤拜读,活手段、创路子、强教研、求完善。让我们明白: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不断追求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图:程一凡老师作专题讲座)
最后,工作室分小组展示风采,并开展心愿收藏和互赠礼物等活动。合影留念。
(图:工作室成员合影)
梅花开尽百花开,新春即将到来,我们怀着对教育教学的共同热爱和强烈的成长愿望,在新的一年里扬帆起航、携手启程。伙伴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在钟亮老师的引领下,每位成员定会在这个大家庭中结出累累硕果,为成都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