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
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
不知道,明天我们在做什么;
但至少,我们要对今天负责;
让明天因为今天的付出而多一份精彩!
——李雪梅名师工作室永不停歇的追寻……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2021年12月21日—23日,为期三天的四川省第28届小学和第18届中学教改研究共同体暨德阳市直属中小学五大体系建设成果推广学术研讨会在德阳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扎实落实“双减”,共促高品质发展,学科论坛主题为“减负提质”,优化教学方式。
成都市、成华区李雪梅两级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雪梅老师担任数学论坛点评,工作室学员、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小学赵敏老师执教现场交流课,工作室学员代表参加活动。
课堂研磨,深度挖掘
11月,在《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组织的“学科论坛”交流代表征集遴选中,赵敏老师的交流课在63份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28节中小学交流课中的其中一节。在确定课题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后,李雪梅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导师李雪梅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两周的说课、研课、磨课系列活动。
磨课工作围绕学情分析、教材重难点、教材生长点展开。李雪梅导师提出,本节课要思考怎么实现“结构化教学”,怎么体现“五育融合”,如何体现有层次的课堂练习,对小数的认识到了什么程度,“板书的结构化”如何呈现等关键点。通过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教材编排的异同点,对学生的学情进行针对性前测分析。对内容的分解要为后期学习打好基础,并要建立起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关注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核心素养。
历经9改教学设计,8次试课过程,工作室成员献计献策,微课的选取、新媒体的使用、学习方法的讨论,都倾注着大家的智慧。
课例展示,精彩绽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2日下午,赵敏老师和德阳市岷山路小学3.6班的同学们一起,进入小数的世界。课前对学生小数的经验进行前测,课中通过猜价格引入小数→自学认读小数→用元角分理解小数意义→观看视频,感受小数文化→“你圈我写”深度理解→添加人民币,理解位值制→拓展延伸,深化认知,各环节层层深入。赵老师激情满满,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关注学生的说、想、做,以活动为主体的学习方法,以生活经验为起点的教学设想,多感观实践操作活动,丰富有趣地带领学生深度认识小数。课后,赵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分层自选练习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课后练习,最后以谁获得最多的星星为评价标准,将巩固练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整堂课受到与会老师的高度赞扬。
专家指导,“育人”“提质”
四川省数学特级教师,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罗启彪副校长对这节课给予高度的评价,尤其谈到:以先进高效的学习方法减学业之负、以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减精神之负、以深耕课堂的精湛技艺减学习之负、以纯正本真的教育情怀减教师之负。
作为数学论坛的点评专家,工作室李雪梅老师首先为全体与会嘉宾带来题为《落实“双减”新政,促进健康发展》的专题讲座。
从片面“育分”走向全面“育人”,学校何为?李雪梅老师提到:专业的功底+未来的方向+大先生的样子是每位老师需要深思之处。作为老师,理应具备大担当、大格局、大情怀。重构高效的集体备课体系,比如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对作业设计质的思考永远比对作业量的思考更重要,这些就是对“双减”新政的有效体现。一份优秀的作业设计有怎样的指标呢?李雪梅老师以电子科大附小“三级作业”公示为例,班级公示促规范,年级公示促研讨,校级公示促优化,强调“五个多”,即多运动,多阅读,多劳动,多实践,多发展个性特长,为与会老师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指导。
针对三节交流课,李雪梅老师肯定了几位老师和学生的精彩呈现,并指出:今天的课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从深耕课堂的角度,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就是师德的最大体现。教学要从浅层的“是什么”走向深度的“为什么”。
充实的三天研修学习结束,带着深深的思考,与会老师收获满满,前行的道路,大家共同进步!
展望
在哪里存在,
就在哪里绽放!
以任务带队伍
以魅力增吸力
以能力来助力
策划:郑东俊马虹宁
撰稿:赵敏
编辑:周静杨莞尔
审稿:李雪梅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