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研讨小妙招,如虎添翼迎新年
——钟亮名师工作室在“蓉城名师”小妙招经验交流会上发声
撰稿:孙静(树德中学)
校稿:何瑜(双流艺体中学)
审核:亮老师
12月31日,2021年的最后一天,天气微寒。下午,由成都市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黄静梅所长召集的“蓉城名师”小妙招撰写设计经验交流会在线上火热进行,多位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在线交流了各自工作室小妙招的撰写设计经验。
钟亮名师工作室自12月启动以来,各成员在领衔人钟亮老师的引领下努力探索,踊跃撰写,现已申报选题20项。成都市教科院对工作室的积极作为给予鼓励和褒奖,并邀请钟亮老师参与此次交流会,在领衔人中分享经验。钟亮老师和线上的100多位教师代表分享工作室的“小妙招”理念和实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小妙招”撰写厘清了认识,指明了方向。
钟亮老师认为,所谓“小妙招”,应有五个特质:一是定位准,二是选点小,三是突出妙,四是要有招,五是受众广。在定位中,要把握背景与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小妙招”选题要小而聚焦,尤其是注意用问题来设计题目,以问题来驱动措施的跟进;“小妙招”之妙,应妙在会概括会提炼,内容深入浅出,表达有条理;妙在措施有用有效,理念新又接地气,既实在又灵活。因要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维群体,“小妙招”的内容还要通俗易懂,不能写成学术论文。形式要更活泼,用更生动的呈现形式,如小讲座,或拍成小视频,用更平易近人交流的口吻,增加更多鲜活的案例,才利于理解和多维度传播。
随后,钟亮工作室成员、树德中学孙静老师以“理科生周末作业探索”为案例分享了自己撰写小妙招的心得体会:在起始年级高一阶段,如何改变理科生周末作业方式?孙静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共生的小妙招。她汲取了上一届学生周末阅读只读不写、流于形式、落实不够的教训,和备课组老师们创造性将周末阅读和周末写作结合起来,定名为“周末悦读”。配合每周的课堂学习和写作序列,每位老师轮流负责选文、编订,并提供练笔题目,让学生读后有感,读后有思,读后有写。这样选题就很聚焦,对象、问题、妙招就很清晰。
在热气腾腾的线上研讨中,本次经验交流会落下了帷幕。我们即将迎来2022年的春暖花开,以“小妙招”的热力研讨开启工作室新的征途。钟亮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领衔人钟亮老师的带领下正凝心聚力,阔步向前。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