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20220827
悦读悦享·悦成长(三)——市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交流活动2022年8月27日,市区杨书虎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悦读悦享·悦成长”系列交流活动。市区核心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分为“悦读悦享·读书分享”“以成长促成长·成长分享”和“《书法赏评--少儿篇》”三个部分。
悦读悦享·读书分享
在读书分享环节,工作室成员成都市海滨小学张爱萍老师分享了她阅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感悟。
张老师说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要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育教学。而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呢?好课的标准又是什么?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她也在分享中谈及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不仅要当好成一位美术老师,还要做终身的阅读者,做独立的思想者,做公共事务的关注者。将眼界放长远,读书、思考、写作,真正做到有智慧有内涵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好老师。
接着,工作室成员成都市站东小学毛梦瑶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的感悟。毛老师介绍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层面的东西,在市面上也是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是在讲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学习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故事中的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它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最后毛老师说这是书中给她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要做一个轻松快乐的自己。
以成长促成长·成长分享
本次进行成长分享的是德阳市第一小学校的孙燕老师。孙老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于近不惑之年,从豫至川,从高中到小学。研究的课题多次在省市级获奖,执教《伙伴》一课获四川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孙老师从平台托举,教学成长,科研成长,职业品质塑造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孙老师很感谢有杨书虎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能够在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学习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撰写读书笔记、心得,坚持阅读的同时也实现专业成长。在名师引领下,自己参与教研课的选题、设计教学流程、打磨教案、制作PPT等,教学基本功得到了很大提升。
孙老师认为艺术是人生的一场修行。身为美术之师要修行自己、修行学生、度艺术教育之未来。美术学科,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教师自己对视觉艺术的多元形式理解以开放式的思维重造课程。
而教师,一定要有把工作做好的态度和能力,“铁饭碗”不是“好逸恶劳”的理由,我们也要走出舒适圈,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精进自己。
随后,领衔人杨书虎老师小结说:之所以让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要以成长育成长。不管大小成就,它都是你自己的感悟、体验和经历。我们应该经常对自己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也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前进。把你的成长分享出来其实也是再一次的反思,思索可以改进之处,其他老师可以借鉴与学习,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思索和启示。两相对照,让自己有了危机感,这样做事才会更用心,能力也就在这样的反思与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
书法赏评--关于书法的那些事儿
最后,杨书虎老师进行了《书法赏评--少儿篇》的讲座。
杨书虎老师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生活中的问题书法,如招牌标志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用事实与生活实例说明在整个教育中我们传统书法知识教育的缺失。然后,他还向我们介绍与展示了近年来中、高考中涉及到的关于书法的内容。诸多事例都显示了书法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可见学好书法是多么地重要。
接着,杨老师从关于书法的基本常识,书法字体演变,书写工具,书法作品欣赏几方面进行了精细的讲解。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书写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从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到今文字(隶、楷、行、草),它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必须学习与掌握的技能。讲座中,杨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分析了书法字体的特点,赏析了名家名作的作品。以及书法工具的特点和选择、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杨老师带领大家从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欣赏了成华区“羊子山杯”中获奖的优秀少儿书法作品。
本次活动紧凑高效,成员们收获颇丰,纷纷表示下来后要多读书、多反思、多练习书法,提升自己的书写技能,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工作室成员学习心得
成都市郫都区天立学校王丽君
今天的工作室活动让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张爱萍老师分享了《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作为老师的我,也时常在想“到底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堂?”张老师的分享值得学习和借鉴,我们不仅是老师,也是学习者,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育教学,我想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呈现。同时我们还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授课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开放”起来,如小游戏导入,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的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又如跨学科综合探索,可以把我们的美术课程与正在学习的语文、科学、舞蹈等结合起来,让美术课不仅仅是会画,还要具备综合素养,以及综合统筹的能力,真正赋能每一个孩子。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毛梦瑶老师的分享,这是一本关于身心成长的小说,这本书太适合偶尔迷茫的自己。毛老师分享到“臣服”一词时,使我产生了共鸣。我们最大的成功不在于获得了多少金钱、名誉,而是心灵的满足、宁静,不管是去追求,还是满足当下,问问自己的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不被现实所蒙蔽,找回失落的真我,找到人生的平静,即使波澜壮阔也会倍感平稳。一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扣动了多少迷茫的我们的心弦。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当你为工作和生活感到疲倦的时候,当你觉得人生很累,精神紧绷的时候,不如拿起《遇见未知的自己》,它也许会为你揭开很多心结,让你做一个轻松快乐的自己。
“清浅流年,一剪疏影”,孙老师成长分享如她的主题一样清新淡雅,让人如沐春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或崎岖、或平坦,但无论怎样,我们终将到达自己渴望的终点。就如孙老师所说“人生的幸与不幸,就是没有岁月可回头。感谢托举我的平台!感恩所有的遇见!让我们一起珍惜”
最后杨书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书法赏评”培训。在这之前,我对书法的认识非常肤浅,只通过视觉去观察什么字好看、什么字不好看。而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书法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我们不仅要会写字、还要会欣赏它的艺术美、读懂它的内涵美。
博采众长、丰富自己,多学习,一定能成长的更快,我相信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工作室里,我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电子科大附小王亚奇
感谢名师工作室的这个平台,让我接触认识并走进了这么多热情智慧的美术老师,本次研修活动听到三位老师的读书分享,收益良多。
在张爱萍老师的分享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如果一个老师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育教学,那一定能成为一位好老师。让我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换位思考。结合新的艺术课程标准,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每次工作室学习都是很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坚持不懈的地学习理论及教育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产生质变,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理论的支撑,指导教学行为。孙老师的成长分享,遵循理论--实践--反思--认识--再理论--再实践--再反思--再认识的不断循环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成长。
美术教师是美育工作的践行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撰稿:张美玲
图片:王亚奇、阳卓君
编辑:刘钶
校稿:纪晓露
审稿:陈媛
审核:杨书虎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