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
——成都市李久和名师工作室(物理)第一次研修活动
2022年2月25日下午,四川省特级教师、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李久和老师领衔的“李久和名师工作室”在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第一次工作室研修活动,来自六个不同学校共11位初高中的物理老师与导师齐聚一堂,探讨物理教学教研之理论与实践,铸就名师成长之路。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剑云,教师发展中心代理主任、办公室副主任陈丽,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樊凤玲,高中室物理教研员滕刚和初中室物理教研员韩军莅临指导。
一、启动平台共筑梦想——工作室开班仪式
为了给学员们庄重的“仪式感”,工作室开班仪式按照“宣读工作室成立相关文件”——“发放成员证书”——“名师指导”——“领导讲话”程序进行,让学员倍感荣光,责任重大。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赵剑云寄语工作室成员:第一,要抓住专业发展快速成长的机会,以适应新时代教师要求,成长为育人名师;第二,要注重人格锤炼,思维发散,行为引领,不忘初心,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第三,要形成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研究意识和绩效意识,要以课题为载体积极学习教育理论,以高质量课堂建设为重点,争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滕刚老师要求成员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借力课程改革和中高考改革,践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韩军老师强调工作室要探究初高中物理联合教研模式,紧紧围绕市级名师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二、同台交流畅想未来——研讨工作室三年规划
成员们怀揣着自己对教育的梦想聚集一堂,工作室的成立,为成员创立了一个畅想未来的平台。学员们分别作了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教育生涯和教学感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进入工作室后的三年学习规划。
工作室成立工作小组,室长全面协助领衔人做好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考核、年度总结、课题方案、课题开题报告、课题调研报告、课题实验报告(含阶段报告)、月计划通报等全局性工作。文秘全面负责工作室档案管理、工作简报收集汇总、课题研究资料汇总、学员资料等归类保存工作。宣传委员全面负责工作室网页、微信公众群、QQ群、微信群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做好工作室宣传相关报道工作。财务委员全面负责工作室经费管理、建立工作室经费台账、经费预算、结算、报帐等工作,生活委员负责工作室生活安排。
李久和教师进一步阐述工作室三年目标,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名师指导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关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自主学习、教学研讨、教育科研、研学旅行、交流互动、示范辐射等手段,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工作室全体成员快速成长。提炼工作室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工作室成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或教学特色,成为全市、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骨干教师。总结工作室研究成果,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质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工作室发展的路径、措施、策略,总结中青年教师培养策略,探究名师成长路径。
工作室主要开展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确定科研课题,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名师专题引领,提升学员研修水平;开展研学旅行,开阔学员研修视野;展示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开展送教活动,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凝炼团队文化,形成工作室特色;建立宣传机制,扩大工作室影响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年度考核评价细则,激励成员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完成工作室年度工作任务。
三、名师引领梦想启航——“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专题报告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之基,而教师则是教育发展之本。一所优秀的学校,一定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培养大批名师则是学校的第一要务,那么名师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李久和老师从“何为名师?”和“怎样成为名师?”两个问题出发,为学员们构建了名师梦想和可实践之路。
首先,何为名师?名师一是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二是要有坚定的职业追求,三是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四是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五是要有优秀的教学业绩,六是深得学生、家长及社会赞誉。
再次,怎样成为名师?李久和老师提出教师的发展过程要经历“入职适应期”、“教师成熟期”、“教师职业倦怠期”和“名师成长期”四个时期,其中“入职适应期”是教师凝炼教师基本功,规划教师职业生涯,筑牢教师职业追求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需要优秀教师的引领,需要参加名师工作室,或师徒结对得到榜样的引领;需要参加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提升自己的教师基本功。名师成长还需经历成长的“关键事件”,例如参加全国、省、市、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赛课活动,经过这些磨砺,教师才能获得快速成长。要成为研究性名师,成长过程中还离不开“关键的书刊”,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书刊包括教育理论、名师著作、学科教学杂志。
名教师还具有鲜明的个性品质。优秀的教师,一定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名教师也是善于反思,敢于自我剖析,洞察教育实践的真问题,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善于从教育现象中提炼概括总结出教育规律,把教育实践上升到教育理论。名教师一定是具有恒心,持续不断的做事,从小事做起,落实到细节,养成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的人;善待同事,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关心集体荣誉,把学校发展、学生发展为己任,具有担当精神的教师。
在李久和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学员们激情高涨,怀揣着物理教育梦想,尽情遨游物理教学的海洋,收获自己期望的成长。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