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学校体育构建以赛促学练体系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30 阅读 36 次
聚焦新时代学校体育构建以赛促学练体系范翔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系列活动——“送培到校”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22年2月21日范翔名师工作室走进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开展辐射引领系列活动——“送培到校”。这次指导活动主要是为“聚焦新时代学校体育构建以赛促学练体育——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大球大单元教学模式研讨会”做前期准备。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指导活动采用线上模式。四川省体育教研员谭步军、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张晓林、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杨成伟、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罗建平、四川师范大学讲师李立新、范翔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范翔以及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设篮球、足球、排球三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呈现三节课,专家们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观课,观课后对授课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篮球分别展示了四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不同学段的教学情况,四年级重点突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八年级突出运动战中的快速突破技术,九年级重点落在团队配合中的运传球,三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实战中技术应用出发,科学合理。课后四川师范大学罗建平教授点评到:“三节课明确了篮球课堂大单元的设计的贯穿性,进一步完善课堂的篮球技术实用性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范翔名师工作室聂凯老师参与听评课,对授课教师进行了专业指导。

足球分别呈现了《虚晃过人技术学习》、2过1撞墙式战术配合、《比赛中的身体对抗》,三节课体现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单元教学“技术—战术—比赛”的层层递进关系,课时设计体现了“认知—体验—比赛”的教学模式。课后四川师范大学杨成伟教授点评:“三节课按照足球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意识超前;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位置感、决策能力的培养。”范翔名师工作室李璨阳老师指出:“教师设计中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老师通过巧妙练习赛、游戏,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自主决策。范翔名师工作室李娜老师指出:“将战术练习与比赛中的局部配合相结合值得称赞,设计可以通过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成功率”。

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排球移动垫球》、七年级《排球组合技术练习——发球与接发球》、九年级《排球专项位置训练——二传》,三节课紧扣教学宗旨,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分别围绕“乐于学、勤于练、敢于赛”的育人目标性进行。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李立新老师站在专业的角度,从教法选择、课堂教学细节、师生互动环节提出指导性意见。范翔名师工作室冉美容老师参与课堂指导与点评。

三个分会场授课和点评结束后,所有专家、老师通过网络齐聚一堂。

首先,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郑雨作题为《新时代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专题汇报;随后,上课教师代表分别就篮、排、足三个项目的大单元设计进行了详细阐释。

四川师范大学张晓林教授、四川省教科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针对本次研讨活动做点评“以比赛为载体,是技、战术融合的集中体现;在组合技术的训练中要注意评价体系的设计,既要有技术质量的评价也有要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练习形式上要注重细节,让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科学”。

武侯区体育教研员、范翔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范翔总结:“武侯区自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以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颁布与实施,武侯区对大单元教学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一些优秀范式;本次活动以专项运动技能为切入点研讨三大球教学体系,在大单元教学模式建构中要理清“认知—体验—学练”的关系,体现“技术学习—战术配合—能力运用”的进阶关系。

本次指导会深入探讨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单球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和策略,对于培育新理念、创设新模式,引导区域内广大教师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起到有力的引领作用。

文章标题:《聚焦新时代学校体育构建以赛促学练体系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