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01 阅读 12 次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王亚奇

成长,简单的两个字,对于学生而言,是渐渐的独立思考独立面对,对于教师而言,成长需要他人协作,如果我们不能够将自身的成长与书籍、同事的成长、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我们就不会感受到成长的力量。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良好机制,18年加入科大附小这个大家庭,美术课程中心各位老师的指引和帮助下,经历的挫折更少,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这种关心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师长的帮助和鼓励过我的人都给过我很大的帮助。

1、美术教学探索研究

课程中心每周的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的的新教师集体培训、区级的研培活动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成长发展的平台和教师之间学习的机会,各种交流课、观摩课、示范课,无论是同科目的还是跨学科的,不断的听课,精心备每一堂课,将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一样的精心准备,无论是案例的筛选还是视频的运用,都要恰到好处,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按照教研组和备课组要求,每节课都要确保有教案。在不断的听课、备课和教学中慢慢成长起来。

2、校园文化创造

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课程中的小伙伴一起策划设计作品展示墙、天天展、人人展、美术馆,学校墙体美化装饰,井盖的绘画制作,每次都是时间紧任务重,但就是这样一次次的磨砺中成长起来了。

3、美术文化活动的举办

每年的六月是学习的美术文化活动月,一系列的活动展演的策划设计,虽然每一次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时间上的冲突、展览形式的变化、学生的组织、家长之间的沟通等等,课程中心的所有小伙伴集思广益,让活动精彩的呈现在大家面前。除此之外的各种学生比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参加,带领学生去参加各类美术活动,在这样的一次次活动中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

二、课堂中

美术的课堂应该是探究的课堂,我就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的课堂,希望他们能快乐地学习探究美术知识。起初的课堂可能有些枯燥乏味,但在我不断地请教与学习以及研究课堂,我从兴趣入手。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像我的老师一样指导我该怎么讲课,我终于通过实践明白了教学设计应该分析学生的情况。于是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去观察学生,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新发现、感受和看法。慢慢地学生越来越期待我的课堂,越来越喜欢这门课程。

另外,恰当地运用表扬的手段,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喜欢表扬是人的天性,更何况是未长大的学生,如运用恰当,即使是最坏的学生也容易被表扬所征服。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后进生,去关心去爱护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美。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最需要反思的就是我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不断前行、提升自己

在求实的每一天,时时处处都需要我细心的观察认真地学习,随时随地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2019年有幸入选成都市成华区青年才俊培训计划。我还记得在开班仪式上,班主任唐皓老师明确告诉我们作为青年骨干教师要积极做课题,要有深度、有广度,不要只着眼于自己的学科,做到学科融合,培训结束,每个人都要出一本成果集,每个小组不止要有课题,还有课例论文,一样都不能落下。为期三年多的培训学习,为我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美术老师和专家,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着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我开始认真思考课题的选题、查阅文献资料、考量课题的实践推广等诸多问题。相继获得成华区第八届校专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成都市教师小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成华区中小学美术教师论文评比活动二等奖。

2、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留心天下皆学问”,加入名师工作室后,工作室举办了多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悦读·悦享·悦成长”培训活动,老师们每一次悦读悦享·悦成长,听完之后获益匪浅。认真观察和记录,听后要对比反思。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亮点和风格,用心地去领会,择善而从,改进自己的教学,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每次工作室学习都是很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坚持不懈的地学习理论及教育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产生质变,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理论的支撑,指导教学行为。孙老师的成长分享,遵循理论--实践--反思--认识--再理论--再实践--再反思--再认识的不断循环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成长。参与《美育成华》编辑并刊登课例,课例《乐在其“综”》发表于《中国少儿美术》杂志,课例《有趣的门神》发表于《中国少儿美术》杂志,作品《家族音乐会》、《门神》发表于《童真里的色彩》。

3、参与公益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2019年开始一直持续参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公益课程,给全国不同学校的学生展示美术课程,到今年,累计服务学校56所。有些因时间原因,美术课程放在早上八点十分进行,据当地老师反馈,很多学生早早的到了教室做好了课前准备,美术课堂纪律也非常好,给当地小学解决了没有美术老师而带来的课程烦恼,受到当地学生与老师的喜爱。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我说“吾生也有涯,而追求也无涯”。学习是教师的终身事业。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学习型的教师。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单单要对教育教学进行感悟和思考,还要坚持大量的理论阅读,让自己的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形成“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之势,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中。

文章标题:《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