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记丨刘晓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00 阅读 155 次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成都市熊猫路学校刘晓琴

一、感恩遇见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修行,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感恩人生路上所有的遇见。

我是一名有13年教龄的美术老师,首先感谢工作室平台的成长分享,让我静下心来认真梳理自己的点滴成长!一路走来,我最想说的是感恩遇见、感恩经历、感恩团队!

四川省特级杨书虎老师到丹巴送教,那时的我刚好在那里支教,有幸目睹了杨老师在课堂上熠熠发光的样子。他在课堂上娓娓道来的样子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2017年有幸加入区级杨书虎名师工作室,2021年再次幸运的成为市级杨书虎名师工作上的成员!记得在一次工作室例会上,杨老师送给大家一本他出版的新书《鸡蛋里面有骨头》。拿到厚厚一本书,当时我是震惊的,美术老师居然可以出书。洋洋洒洒30余万字,里面涵盖了杨特级从教以来撰写的课例、论文、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看到这本书,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杨老师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的画面。

从杨老师的众多经验分享里面,我似乎找到了教师成长的途径: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思”。这简单的几个字,能真正领悟并坚持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白天“走、干、讲”:走下去,干起来,讲出水平。教师要走下去,不能老是站在讲台上;教师要走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心声和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干起来的主要方式就是讲,讲出水平,讲出特色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业追求。

晚上“读、写、思”:耐心读,勤于写,创造性地想。作为青年教师必须静下心来学习。读别人的成功与失败,取长补短;读经典著作,涵养气质,提升文化底蕴。

二、感恩课题

(一)支教时初次遇见课题

我2014-2016年在甘孜州丹巴县支教期间,恰逢成华区教育局与丹巴县教育局合力编写《丹巴嘉绒藏族地方教材》,我作为美术支教老师,有幸加入到本地教材编写小组,见证了丹巴地方教材的诞生。在这期间,我也幸运地结识了杨书虎老师。在各位专家的指引下开始慢慢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课题素材的收集、课题文字的提炼。

(二)培训时再次邂逅课题

2016年有幸入选第二批成都市市级骨干教师中学美术班。我还清晰的记得市级骨干班班主任周洁老师在第一次班会课上,明确告诉我们作为市级骨干教师要积极做课题,且级别越高越好。三年培训结束,每个人都要出一本成果集。为期三年的市骨干班学习,为我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美术老师和专家,先自惭形秽,后知耻而后勇!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着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我开始认真思考课题的选题、查阅文献资料、考量课题的实践推广等诸多问题。

(三)教学中不断专研课题

分析近几年成华区小课题评选文件。从一等奖评选标准可以看出,选题符合小切口、问题性、学科性、实践性等小专题特性,实践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及较高推广价值。

俗话说的好:“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无所得”。在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后,我坚持求其上,把目光对准一等奖的评选标准,开始构建自己的小专题。从不懂到会做,从问题到课题。

一年研究周期的小专题就像普通人生小孩,从怀胎十月到果熟蒂落。三年研究周期的课题,就像殷夫人孕育哪吒用时三年零六个月,才最终等来魔童降世。每次课题的诞生都是一次成果的梳理。我的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是不管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

(四)反思中升华课题

慢慢地,我开始体会到一线老师做课题的酸甜苦辣,从“一无所知”到“知之甚少”,里面有太多的辛酸苦楚和挑灯夜战。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做课题是一件幸福的事,还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必须经历的事儿。

踏上科研之路,会对课堂、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视野。会习惯性地反思,习惯性地把所看、所悟记录下来。在杨特的指引下,我也开始尝试在期刊杂志上投稿,并陆续被发表。

三、感恩团队

潜心做课题是一件辛苦的事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还是青年老师快速成长必须经历的事儿。

坚持教育的初心,一直坚持在教育科研的路上不断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沿着课题这条路,畅想自己的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

在10年教龄之际,活在当下,行在今日;

在20年教龄之际,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在30年教龄之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在教育科研的路上,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课题研究需要集众人之长,注重协同合作,一起朝着光亮那方不断前行。坚持教育的初心,做一名永远在学习路上的成长型教师。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向上而生,向善而为,向美而行。

编辑:刘钶

校稿:纪晓露

审稿:陈媛

审核:杨书虎

文章标题:《个人成长记丨刘晓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