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我一时且看我一世-----成都市夺波名师工作室活动2021年12月31日,工作室领衔人夺波主持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领衔人夺波根据前期各位成员的“遴选”材料,详细了解了成员的诉求,结合成员结构由不同学科组成的特点,分别从工作室自画像、工作室活动方式、预期效果、工作要求等几方面和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深度交流,特别强调了“自我培养”的愿力、久久为功的恒力、绵绵相润的威力,承诺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对教师职业“宗教般”的信仰感染引领大家一起前行。一、工作室自画像定位:本工作室是一个自发组成的学习成长共同体。发展进步是其核心,持续学习是其基石,研究教学实践是其常态;名师引领是必须,自觉则是底线,而行动是关键。加入学习共同体,与“小伙伴们”彼此鼓励,比学赶帮,往往能够“行稳致远”。信念:面向学生,扎根课堂,自我培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荣光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在每一天充实平静的教书育人工作中,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座右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长要久久为功,牢记“别看我一时,且看我一世。”然后水到渠成。目标:形劳而不倦,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二、活动方式1、读、思、写(阅读可以让人在如沐春风的愉悦中获得前人经验)。(1)每月读一本书(工作室领衔人推荐书单附后)。(2)每周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教育评论,教学心得,教育一得,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读教育书籍获得的碎片思考,对教育现象中某个“点”的议论,当天的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等都可以),于周六晚上12点前分享在工作室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每个成员至少写三次留言(不少于十个字)2、访、学、悟(培训学习则可以在交流碰撞中获得醍醐灌顶的快感。)(1)组织每年一次出省参观访学(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员提出需求、要求、愿望或者提供信息也可)。(2)组织一年一次省内参观访学。3、赛、探、研(1)鼓励教师参加每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帮助工作室成员在比赛中成长。(邀请专家点对点指导)(2)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线下线上集体交流。(3)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三、预期成果1、总结三年的持续写作成果,筛选一批优质文章,出版一本书。2、围绕课题形成一批示范课、教学案例、论文。3、工作室成员在非功利的持续学习、反思、写作过程中,逐步激发内生动力,获得持续生长的恒力、获得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能力。2022年书单:1.《爱心与教育》李镇西2.《我的阅读观》朱永新3.《致教师》朱永新4.《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美)5.《给教师的建议》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6.《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7.《南渡北归》南渡岳南8.《南渡北归》北归岳南9.《南渡北归》离别岳南10.《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11.《文化苦旅》余秋雨12.《巨流河》齐邦媛建议听书单:(喜马拉雅听书软件),《中医是无形的科学》郭博信《黄帝内经》徐文兵梁东听此类书的目的主要是去我们大家身上的浮华、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逐步归于从容淡定的正常生命状态,所谓“功夫在诗外”,听这些书貌似与教师专业成长无关,实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能更深刻领会“形劳而不倦”“高下不相慕”的人生境界。
别看我一时且看我一世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49 阅读 9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