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新教材,任务促读写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42 阅读 18 次

共研新教材,任务促读写

撰稿:谢志冰、罗怡颖、何燃

编辑:马香玉

审核:亮老师

5月19日上午,由成都市钟亮名师工作室和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共同承办的“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课文读写共生课例研讨”活动在树德协进中学学术厅举办。本次活动以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劳动光荣”为例,由工作室成员、树德协进中学老师谢志冰担任主持,树德协进中学包婷婷和梁爽两位老师呈现精彩课例,老师们围绕课例开展研讨、交流。

会议开始,钟亮老师宣讲了本次研讨活动的意义,鼓励大家要在新教材研究中敢于挑战、勇挑大梁,并提出新教材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以及读写共生在新旧教材中的重要性。

随后,谢志冰老师介绍了树德协进中学通过多学习、勤研究、广拓展来研究新教材;并结合两位老师的课例解读了设计的基本情况——紧扣单元学习任务、挖掘文本价值、创设合理的任务情境。

课例展示环节中,包婷婷老师整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课文带来以《学时代楷模写人物通讯》为题的课堂,课上以“为《华西读书报》完成约稿为情境任务”,引导学生总结出新闻通讯事例典、细节实等特征;梁爽老师精心设计《芣苢》与《插秧歌》带来题为《劳动的欢歌与颂歌》的课堂,她的课重视诵读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诗歌艺术手法、语言特征等方面对诗歌进行品读。

课后,工作室的余树财、贾占红、钱雪斌和彭建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中肯而精彩的点评:余老师认为包老师的课很有研究的价值,本节课标题是《学时代楷模写人物通讯》正符合钟亮名师工作室读写共生的基本理念。余老师既肯定了包老师对文本的挖掘很深,文本理解很到位,同时在新教材怎么读文本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聚焦作者情感倾向,把握作者立场,感受时代人物精神,挖掘典型事件,抓丰富的细节,再把握写作手法;贾老师则从包老师的课堂中体现出的课堂理念和文本内容把握两个方面做了点评,正如贾老师所说,课堂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设置有趣的情境,对于容量大、内容多的文本如何灵活把握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细节,这是包老师课堂的优点,也是新教材使用中,需要我们研究与深思的课题:钱老师也针对包老师课堂上所体现出的如何在单元教学任务下进行的群文阅读的探索的方式与自己的学情进行联系,并提出了自己改进教学的建议;彭建老师高屋建瓴地分析了统编新教材人文主题与任务群双线结构的特点,并对今天的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首先彭老师提到这两节课的优点就是课堂很好的融会了情境式教学的方式方法,但过于注重环节与形式的情境需不需要?值得在座的老师深入思考。同时还对语文当前聚焦文本、品味语言的任务,做了深入阐释,如何区分通讯与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中典型事件里反映出来的人物精神等文本细节做进一步的区分?最后他提出,这两节课对于劳动内涵的理解是否过于单一,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探讨的点等建设性观点。

最后,钟亮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建议大家关注新教材“学习任务”“情境”“整合”“读写”几个关键词,在新教材中能巧妙融合与设计以上关键词,优化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落实单元学习任务清单,提升语文读写素养。

文章标题:《共研新教材,任务促读写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