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融合教育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资源教室课程支持力,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无障碍环境,进一步加强工作室成员交流学习,提升工作室成员融合教育技能,4月28日,成都市王玲名师融合教育工作室12名成员在齐聚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开展了“融合学校资源教室课程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研讨活动”
上午,本次研修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王玲名师的带领下各子课题聚焦研究方案、资源教室相关课程及课程建设的初步方案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项子课题:
《小学资源教室师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小学资源教室数概念与数运算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小学资源教室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下午,在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参与了融合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研讨活动。
首先,由棠湖中学实验学校资源教师王娜娜老师以《建融合无障碍环境,助普特学生共生共长》为主题,就该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做了专题交流。王老师重点从学校物理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心理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根据融合教育学生需求,立足学校实际建设了无障碍斜坡道、电梯、无障碍厕所、防撞柱等物理空间的无障碍环境,实现了让各类障碍学生能达到学校各功能室、教室的目标;同时学校积极营造包容接纳的心理空间无障碍环境,让融合学生在和谐校园快乐成长。
专题分享结束后,王娜娜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融合教育主题班会课—《同在阳光下,有爱不孤独》,并进行了现场研讨。本堂课,教师巧用“身临其境”的游戏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听障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的困难,并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包容、认同接纳。整堂课目标明确、亮点突出,受到了在参会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主题班会之后,工作室成员梁雪梅老师以《融合学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支持》为主题,从融合学校的概念、无障碍环境的创建、课程支持、对照检核进行了分享。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王玲进行了总结。王老师强调:融合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要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物理环境无障碍建设,让融合学生可达;二是社会性无障碍建设,让生生间理解认同,包容接纳;三是课程无障碍建设,实施差异教学,让融合学生获得发展。
此次研讨活动聚焦融合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参加研讨的融合教育集团资源教师、随班就读骨干教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对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大家表示回校后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积极创建融合教育无障碍环境。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