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健心促健康协同育人共成长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32 阅读 145 次

2022年6月14日上午,“‘五育融合、以体育心’成都市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联合研讨活动”在成都市磨子桥小学顺利举办。本次研讨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尹志娟名师鼎兴工作室成都工作站承办,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协办。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学校体育应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目标;全面落实2021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遵循新时代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宗旨,让学校体育为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发挥独特作用。

本次教研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有:成都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邹毅,武侯区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甘利痕,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艺体研究所所长曹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罗亚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研员肖慧,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魏虹,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体艺所所长范翔,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赵先冬,白玉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校长泽仁曲珍。天府新区、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的体育教研员和心理健康教研员,武侯区体育教学中心组全体教师。其余各区市县的体育教研员和心理教研员及相关教师通过线下的方式参加此次活动。据统计,各地体育教师及心理健康教师共计900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本次“五育融合、以体育心”主题直播研讨活动。

为了使本次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前期四川省尹志娟名师鼎兴工作室成都工作站多次到校进行指导。2022年6月7日四川省尹志娟名师鼎兴工作室成都工作站再次来到磨子桥小学分校,对三节现场展示课进行了指导。

2022年6月8日,四川省尹志娟名师鼎兴工作室成都工作站在研讨活动正式开始前一周又来到磨子桥小学,对整个活动需要呈现的课例和游戏进行了最后的指导。

2022年6月13日,在研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四川省尹志娟名师鼎兴工作室成都工作站来到磨子桥小学,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从展板的布置到氛围的营造,以及室内课和室外课及体验活动的最后准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当到会嘉宾步入学校时,立即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邀请,邀请嘉宾们一起参加心理健康运动会,沉浸式体验心理健康运动会中的各个项目:“击飞不开心”、“三点一线”、“撕名牌”、“不到森林”、“快乐抖一抖”、“疯狂毛毛虫”。与会嘉宾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释放压力、团队协作带来的快乐。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陶真刚致欢迎辞,对莅临学校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作《践行新时代五育并举,赋能体育益身心》—磨小体育、心理健康工作汇报。希望领导专家对学校的体育、心理健康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杨婷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室内课《体育课中的情绪调节方法》。杨老师通过贯穿整堂课的夹弹珠游戏练习来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中不易兴奋、过度兴奋紧张、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的调节方法,学会积极应对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学会营造快乐,达到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王重道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室外课《篮球比赛中的心理调节》,该课主要是通过篮球比赛的方式,针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比分落后、以少打多、罚球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针对性进行引导和调节,通过竞争比赛,和比赛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对抗压力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邱益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室外课《勇敢者的游戏--对抗球》,通过对抗球活动帮助学生个人敢倒地站立、两人敢对抗冲撞、集体敢挑战比赛,从而突破心理障碍、克服恐惧心理,积极调整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磨子桥小学分校带来的三个案例分析分别对学生乒乓球发球发不过去自责、接力赛掉棒被同伴指责、篮球比赛时双方队员出现冲突时产生的情绪,可以通过相应的调节方法来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情绪方面的调节。三个不同案例,了解到三种不同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川省尹志娟名师鼎兴工作室成都工作站学员何煜萌老师代表武侯区作题为《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经验分享。何老师通过活动背景、体育课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区域中“以体育人”“以体育心”活动开展的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心理老师孔美云老师、对这案例分析中三类的体育运动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会采取的三种解决方式分别是由心理老师通过联合教研做提前的预设和培训的方式辅助,体育老师识别评估学生情绪;由体育老师聚焦问题,通过与心理老师谈话交流一起讨论的方式;由体育老师通过识别和评估,对学生情绪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在课中先做一些情绪的安抚,课后再带到心理咨询室,学校的专业心理老师单独辅导进行心理干预。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心理老师付晓莉老师从运动心理学当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从体育教学中心理问题的预防评估和干预方面进行了交流。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谭涛老师提到体育课不仅仅是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更是从心理上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这是体育课程所特有。教与学之间交叉过程需要始终贯穿品德与心理的正确引导,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情感方面的正向发展,这就需要体育课中教与学的情景搭建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科学运用心理学方法。

成都市高新区心理老师说到人的身心是合一的,遇到紧张深呼吸,就是生理上的因素可以让心理上得到一个缓解,体育来育心是很正确的。体育老师或教育同仁都是一个心理工作者。

成都市成华区体育教研员尹玉华老师说体育与心理共育一堂,体育就是载体,就是实现学生品德和心理健康很好的手段。体育课中身体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交替进行、融合育人。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老师提到体育和心理两个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这种联合教学形式是新课标最大的特色就是融合育人。每一个学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同等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只有体育课才能真正的体现、实现,和心理健康很好的融合起来才真正实施健全人格。今天的展示课充分体现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充分体现了学科的融合,五育并举,育人不是哪一个学科的事情,也不是哪一部门的事情,老师都应该参与到育人的这个层面,老师应该联合育人,不是单打独斗;今天的课也体现了从知识、技术向能力培养把这个转化;充分体现了创设真实的情景、全面、全程、全科育人。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艺体研究所曹璇所长提到今天的活动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准备充分、参与面非常的广。这次教研活动是秉承大健康、大安全的理念下开展的联合教研,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落实新课标学科融合、协同育人要求的创新实践。今天就是通过“五育融合、以体育心”这个理念来倡导学科融合和协同育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今天的活动中也印证了这一点,要下更大的力气来强调和重视孩子的这种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基石。体育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来说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现实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培养良好意志品质,有助于促进自我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病。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魏虹副院长讲到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这次活动是对教研工作的深化,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是一项推动,以体育心多途径落实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是一个促进。本次研讨活动体现的四个“合”,第一是学科教研上的联合,第二是教学目标内容与过程上的整合,第三是以体育教学为主载体,以体健身的这个基础上的五育融合,第四是学生在体验锻炼的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身体的锻炼、人格锻造、情绪的调节以及心理塑造的聚合,这个聚合指向的是我们体育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育人。希望有更多这方面的探究。

这次教研活动充分的体现了五育融合的体育与心育的有机结合,充分的诠释了“以体育心”的教学新理念。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宗旨。让学校体育为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发挥独特作用。

文章标题:《强身健心促健康协同育人共成长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1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