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成都市李云工作室与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教师资源整合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课例探究》活动在腾讯会议上如期举行。会议分为两个主题,分别是课堂观摩与专家讲座。
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学校的郭梓君老师上了一堂《履行公民基本义务争做合格守法公民》的初二道法课,其次是由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的薛驰老师带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一政治课,最后由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蒋朝莉教授带来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道》讲座。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难为易,让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能为学生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爱学。
郭老师和薛老师的课在资源的整合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她们均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定位。在前期备课的过程中,她们收集和整理出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源如课标的解读、时政热点的引入、生活常识的添加,让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出处,学生的思考有情境,其知识的生成有载体。她们能将议题探究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语言表达与思维培养相结合,将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整个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课堂设计的分享环节,郭老师用“新疆棉”事件牵动,用一段文字材料、一段微博热搜、一段视频资料、两张微博截图呈现,使这些素材完美展示了公民应遵循的义务。她特别提示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加大对学科素材的搜集整理工作。薛老师以2021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政党制度“特”在哪,“新”在哪,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了对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的感知,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要同学们在学习了政协的相关知识后,可向“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建言献策。同时,贴心地为学生搭建好了脚手架,要其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热点,痛点,运用缜密的思维去调查分析,做到了学以致用。
蒋教授随即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认为中小学教师在对课标的解读和调动学生参与度方面非常的用心。她分别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提出、时代要求、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比较、以及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六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对大中小一体化建设进行了讲解和建议,强化了我们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意识,为中学的思政课提供了方向指导。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每位思政教师都是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同时,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教师授课能力的一种延伸,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将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与基础。从国家制定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能看到,思政课被定位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活动型学科课程。既然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就要将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体现在课程实施中,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网络媒体资源、正确遴选鉴别课程资源,将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各种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努力提升自身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这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参会老师,纷纷表达出,作为思政人,责任重大,通过参与本次会议深入的理解了有关教学资源整合的路径,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背景开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撰稿:何靓、田尽钰
编辑:郭梓君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