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名校(园)长
工作室工作简报
[2022]第29期(总第31期)
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2022年10月14日
小课题,大学问;读且思,做且悟
——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线上阅读分享活动
“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为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展示老师们暑期阅读《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一书的阅读情况,10月7日晚,全体工作室成员相聚云端,开展了以“小课题,大学问;读且思,做且悟”为主题的线上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思著队李惠老师主持,借助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四川省教科院何立新所长给大家做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工作室所有成员在领衔人王莉老师的带领下全程参会。
本次活动共有六个环节,活动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帷幕。主持人李惠老师一开场就在音乐的营造下,引导全体成员打开摄像头,用镜头定格这美好的瞬间。
在视频播放环节,主持人分享了一个视频:一位准研究生在回忆大学四年科研基本从零到扎实做好学术科研的心路历程;还分享了一份《深圳中学2021年新教师录取名单》,旨在增强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紧迫感,启迪大家要想在教育之路上走得越远越宽,就必须得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特邀嘉宾分享环节,何立新所长就课题研究给大家做了专业指导。何所长提出做课题就要做一个有思想、有责任的老师,要有一系列的专业发展。给全体工作室成员提出要进行专业阅读,要加强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性的学习。何所长还为工作室推荐了现代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告诫大家教育不能断代,要系统读,读一些名家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所教的学段,要多读名著,增强文化自信。
接着是思维引领环节,此环节由两部分组成。首先由思著队吴云虹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整本书进行导读分享和评价。接着,由罗丹老师分享整书阅读的阅读方法。分享中,罗老师提到教师在阅读专业学术理论类书籍时,务必要有一个目标、两个角度、三个窍门的阅读意识。此外在阅读中,还应注意资料积累,深度思考,如在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时脑中应有问题准备,带着问题去,争做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不做旁观者。
接下来进入本次活动的高潮环节:多元解读:大问题引领,小问题驱动。此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四队队长会前抽取大问题的分享顺序号;二是会中先由四队代表对大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接着,由本队的其他成员做补充分享。
思进队结合自身课题实践经验就小课题选题和研究方案设计两方面进行了详尽分享,分享了如何在小课题研究中处理好八种关系,怎样写教学后记,深刻解读了何为选题对则方向明,方向明则需点子好。
思步队紧紧围绕小课题研究过程和常见的课题研究方法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深度分享。队员在分享时,充分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进行解读,听者犹如醍醐灌顶。
思显队在就“小课题研究为什么要从观念上寻找突破口和什么是教学反思?它与小课题研究有什么关系?”大问题进行分享时,全队成员准备充分,发言时适时结合典型课题案例进行精确解读,颇具实操性。
思著队在围绕“为什么要重视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和结合实际,说说你对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的理解”进行分享时,大小问题串分享互为补充,效果显著。
在阅读方法交流环节,该环节由每队代表分享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的感受和方法。分享中,思著队的田钶锞以“关于阅读教育教学专著的正确姿势”为主题,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还将阅读过程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并对三个环节需要注意的点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经验分享。
最后,由做课题经验丰富的王艳萍老师,结合自己在做课题中的得与失,和大家进行了以“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思考”为主题的分享。王老师从课题意识、课题结构、课题注意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享。她以吴云虹老师的思维导图为例,指出小课题研究不难,只要具有这样的问题意识和整合思维,就能在一线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多具有生命力的小课题。最后,王老师以“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输在犹豫,赢在行动”做结,并以此与工作室伙伴们共享。听了王老师的分享,有种想马上尝试做做小课题的冲动。
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做课题研究,因为它是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课题研究的本质就是解决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它也是成熟性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型教师的关键路径。螺旋上升是研究型教师的成长轨迹,它走得是一条工作——学习——总结——研究的专业发展之路,对外学习,对内改造,进而实现研究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
本次会议共分两次完成,在会议的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王莉老师对本次阅读分享活动做了总结。王莉老师给予工作室的成员们极高的期望,希望全体成员能在学习共同体里不断学习、快速成长,语言能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一名合格的语文人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阅读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阅读输入,课题输出,心中有爱,眼中有生,做指向情趣与思维发展的“唤醒式”教育。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业务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课题研究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教学,通过今天的阅读分享,全体工作室成员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当下课题指南和社会热点,相信我们工作室成员在以后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会更加明确。
报:工作室所在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送: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
发: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
图文:李爱和潘娇小组初审:张洪燕编辑、核稿:任丽娟
终审:王艳萍签发:王莉
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印发单位)2022年10月9日发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