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换视角,优化教学促双减———钟亮名师工作室承担“国培计划”重点学科初中语文培训项目研修纪实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19 阅读 146 次

用好教材换视角,优化教学促双减

———钟亮名师工作室承担“国培计划”重点学科初中语文培训项目研修纪实

撰稿:树德实验中学周宁涵

审核:钟亮

编辑:童珺

人间四月天,学习正在线。4月22日,钟亮名师工作室承担的四川省2021年“国培计划”重点学科自主选学项目(青羊区初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第三阶段培训“云端”继续。全体初语国培班学员参加了线上学习。学员们学习的热忱,如初夏的阳光,和煦而不少热烈;成长的过程,亦如初夏的微风,清凉而不失温暖。

四川省正高级教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青羊区语文教研员钟亮老师作为班主任和学科导师主持活动。钟老师表示,自统编本教材17年投入使用以来,其富有系统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教材训练系统已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指导。

钟老师特别强调,面对“双减”政策落实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实施的教育时代背景,我们更要实施和应用好统编教材,特别要基于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的再认识,引领我们转变教学的视角和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研修班特别邀请到了全国百佳语文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基教所副所长黎炳晨老师。黎老师以“视角、观念与方法”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引导学员们从整体视角再认识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的训练系统。

黎老贴合冬奥热点,从两则冬奥题材对教材课文的再创作谈起,深入浅出的对“训练”与“系统”两个核心概念及其教学的指向性作了简明准确的解读。随后,黎老详细解读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及其教学价值,并对教材训练系统的整体布局和功能作用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作了详细解读。

黎老从读写深度结合,内容高度聚焦,方式多元统一,前后紧密勾连,思维强化凸显,表述严谨规范六个维度出发,结合具体的训练系统实例,引导教师们形成对教材训练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更新了老师们对于训练系统的解读视角、使用方式和教学策略。

最后,黎老还提出了六个思考:课后训练题目是否一定放在“课后”?训练题目如何发挥测评价值?训练题目如何梯级衍变?训练题目如何与教学紧密结合?训练题目如何系统呈现?训练题目如何让学生反客为主?将对教材训练系统的认识提升到了对于教学本身的认识与思考。给了参培教师们极大地启发和思考。

讲座结束后,钟老师表示,相信今天的讲座一定会对老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当回归到本真和原点,我们应当更加明晰地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素养?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怎样真正有效的培养人?如何将教学考评相统一?教材本身就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回答之一。

钟老师希望参会教师们仔细研读笔记,由黎老师对训练系统精准的剖析出发,将六大思考转化为实施举措,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将“读写创”三者深度融合,将我们教育、教师、课堂落实到学生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双减”的方向。

凝练而系统的专家讲座,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注入源头活水,给我们以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在研修结束后,老师们纷纷意犹未尽继续在学习群中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思、所获。

附:学员学习心得

“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统编教材本身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黎炳晨老师在《初中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的再认识》专题讲座中,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训练系统进行深入解读剖析。结合大量的教材训练案例,分别从如何定位训练系统,怎么认识训练系统,怎么使用训练系统三个层面,引导老师们分别从教学视角、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等角度去思考如何将训练系统与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如何利用好训练系统进行教学改进,切实帮助语文教师科学认识和有效使用统编教材,从而充分发挥教材训练系统的教学价值。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的各大系统的教学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各大系统的联动作用,努力探寻让语文教学“减负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大邑王泗中学付晋

黎老师从视角、观念、方法的角度给我们上了生动翔实的一课,视角决定方向,观念决定层次,方法决定效果。一线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埋头于作业批改、学生过关等工作,日常重复性的工作很多,难免会有低效的弊端。黎老师的讲座将我们从冗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让大家领悟语文教学的本真,如强调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理解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以及修改的意图等,都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与洗礼。同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更多地融入视角的训练,方法的讲解,授人以渔,或许才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树德实验中学兰丽伟

每次对黎老师的讲座都充满期待,这次有机会通过国培的项目来学习,更是收获满满!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黎老师的专题讲座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纵观整个讲座,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极具逻辑性的论文。开头用冬奥版《陋室铭》引入报告话题—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然后借助资料,科学得解释了“训练”和“系统”的含义,从题目来进行科学准确地说明,接着由语文教材包含的四大系统聚焦到第四大系统—训练系统,这也是讲座的核心,最后分“怎样认识训练系统”,“怎样使用”等几大板块,逐一进行科学的解释并辅之以具体的实例,有理有据。黎老师的报告思路清晰,论述严密,给我平时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启发,做研究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整合。这让我想到区课题答辩时,黎老师首先提出的就是课题题目的逻辑关系问题,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明白了做课题非常重要的逻辑性问题,再次感谢黎老师,希望能有机会再次聆听黎老师的讲座!

——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张宏磊

有一种精神叫“敬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有一种激情叫“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研修之旅的开启,是又一次前行的蓄力。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成长永远在路上,不放弃自我的成长,坚定教育初心,精耕细作,教育理想终会愈行愈近。

——树德实验中学周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