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名校(园)长
工作室工作简报
[2022]第17期(总第19期)
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2022年02月22日
学思结合向前行课堂教学展芳华
——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2月语文教学行走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
撷一束光阴,拂过心间;
唯有学思的芳华,沉香流年。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质效,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在王莉老师的指引下,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坚持记录、整理、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学习与反思中前行着。
2月是开始,我们见证着老师们开学课堂的精彩。
我的开学第一课
作者: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成员、新津区实验小学张洪燕老师。
张老师的开学第一课来自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在上课之前,张老师抛出问题,查验学生的现有水平,很好地对开学后的学情进行了解,了解学情后就根据学情定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以两个难点为突破口,即解决“长”的读音和体会放风筝的心情。在突破难点一中,张老师故意将“长”的读音读错,以此来激发孩们讨论的热情,这不仅活跃了课堂,碰撞了思维,更让孩子们亲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张老师带领学生突破难点二时,她则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如“孩子们放学去做什么?为什么去放风筝?放风筝的心情怎么样?三个问题层层深入,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张老师的开学第一课,立足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更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张老师把工作室“指向思维与情趣的唤醒式教育”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深度,同时也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
你手中的课文不仅仅是一篇课文
作者: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成员、大邑县东街小学罗丹老师。
罗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中,首先引经据典给我们介绍了语文教材的“凭借”作用,强调了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文本意识,都必须凭借课文或者选文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老师们要利用教材认识那些别具风格的表达形式,以此教会学生表达,并能举一反三。接着,罗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将军晶在教学《海的女儿》时的教学片段和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何捷在执教《精卫填海》时的部分优质实录,让我们领略了大家的风范,也看到了文本意识的典范。最后罗老师根据自身经验并结合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举了实例,再次让老师们认识到老师只有拥有文本意识,才会体会语文学的丰富内涵,才能为孩子们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
张老师和罗老师的开学教学案例,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思维课堂范式,作为他们的学生,一定是快乐和幸福的,因为作为室友的我们也是幸福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向张老师和罗老师看齐,不断地思和行,还要始终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且,新时代对老师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就要做到学无止境,思无止境。相信王莉老师的引导下,在同伴们的相互学习取经中,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都会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模样,拥有自己喜欢的课堂。
报:成都市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
新津区教育局人事科、区教科院
送: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
图文撰稿:蒲静
编审:任丽娟签发:王莉
成都市王莉名师工作室(印发单位)2022年2月23日发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