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分享丨刘玉红:厉志贞亮奋发图强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54 阅读 14 次

厉志贞亮奋发图强

——成都市杨书虎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成长分享

成都市站东小学校:刘玉红

一、美美与共视频分享

各位小伙伴们,我是刘玉红。今天我和大家来分享个人的成长足迹。题目是《厉志贞亮奋发图强》,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享。在分享之前,我们一起来观看我校资源再生艺术特色视频。

其实这就是我艺术创作之路的一个小小成绩。那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回顾我的成长之旅。

二、教育的起点和积累——科大附小(与科大附小的几位可爱的小伙伴一起学习,相伴成长!)

我2006年7月来到科大附小,这里是我成长的摇篮,感谢康校长和陈媛、张炜佳、戴卓等小伙伴一起以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在温馨有爱的团队里进步与成长。

1、美术教育教学探索研究:当时学校有很多的接待专家活动,学校就会安排我上各种示范课、交流课、观摩课,其实在不断地备课、磨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为自己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校园美术节的策划创新:学校开展了主题活动月,我和美术组的老师们开创了首届校园美术节,艺术节的展览与形式有创意有亮点,获得当时参观的美术老师们的肯定以及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3、校园文化的布置:美术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我们几个小伙伴齐心协力设计和绘制主题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加班布置中国画教室外墙的浅浮雕,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现在想想,当时我们确实非常辛苦,但累中让我们感受更多体会到成长与快乐。

4、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发了相应的校本课程,我编写了《小学国画》校本课程。从收集整理文字资料再到范画的制作以及编后语的撰写等,都倾注了很多精力,为现在的科研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科大附小我和小伙伴们愉快地度过了六年的工作和校园生活,感谢康校长和几位小伙伴们的关心之处和鼓励。我将这份情谊铭记于心,感恩有你们!

在2012年我就来到了现在的学校,也就是成都市站东小学校,在这里我的工作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学校让我担任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

三、关键的沉淀和历练

(一)班主任工作对美术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

做新时代的优秀班主任,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作为美术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可以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无论在班级文化建设还是各项舞台表演活动策划与布置等,都体现了美术的重要性。有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深深明白现在的美术课程不应局限于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需要通过特定的主题或议题,将美术本体与社会、自然和自我勾连起来,以此扩大美术课程的价值,也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赋予目的性。

正因为有美术学科的优势,有搭建好家校共育的桥梁,因此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获得了成华区“优秀班主任”、“成华区德育学科带头人”,班主任技能大赛区级一等奖、班主任区级说课获一等奖、带领班级连续两次获得区级优秀班集体。

(二)个人专业学习的提升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

(照片就是学专业、讲座、各种培训)我还利用空余时间参加各级各类美术专业培训,参加省、市、区的科研课题活动。

四、大胆创新不断前行——资源再生艺术工作坊

“五育”融合既是新时代对于教育的新要求,也是符合育人规律的创新性实践。我校为响应教育部“五育”融合教育的要求,正式推行学科项目的开发和实践,不断创新、孜孜不倦......于是我们一直秉承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从2011年至今,我校一直致力于再生资源的艺术创作,活动开展已有10年时间。已有成果玉米皮文创开发实施、报纸青花瓷瓶、再生纸艺、购物袋民族服装设计、纸板灯笼、报纸川剧脸谱等现整体规划作品向实用性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作为学校资源再生艺术项目组的领衔人,带领学生共创的玉米皮环保手工艺品,受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邀请,走进成都市机关展览,获得社会高度好评,,被四川文明网、中国网、成华新闻等媒体相继报道。作品进行义卖,作为学校再生资源项目组的爱心专款,为河南郑州洪灾捐款,教会学生学会关心社会,传递爱心。

2、2022年7月,资源再生艺术课题老师的环创作品有幸入选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艺术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之路越走越有信心。

3、玉米皮文创作品入选四川省“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艺荟天府”艺术展。

4、玉米品环保作品《高风亮节》入选四川省四川省文学艺术节联合会、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组织的创建建党100周年廉政书画摄影展。5、2022年国画作品连续两次入展四川巴蜀艺术交流中心举办“抗疫”主题文艺作品网络展。

5、受邀为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录制环保云课堂。

6、本月29号参加成都市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中心主办的环保创意手工文明实践活动。

这些可喜的成绩背后,其实是大家努力的探索和创新的收获。在此非常感谢我们学校为我提供的各种平台,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我会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争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五、走进社区、公益活动。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现在的美术课程不应局限于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需要通过特定的主题或议题,将美术本体与社会、自然和自我勾连起来,以此扩大美术课程的价值,也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赋予目的性。

六、名师引领心存感恩

书画同源——书画练习

在此,我非常感谢名师工作室杨特的细心指导、关心帮助和支持,让我在无论是专业还是科研能力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作为新时代研究型的美术老师奠定了基础。

感谢邓老师、刘老师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成长平台,各种研修专业培训,到校进行现场的悉心指导,为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指引了方向。

在这里我引用杨特经常说起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最后还要感谢一路陪伴我成长的小伙伴,是你们的关心和鼓励,才让我在艺术之路走得更远。。。。。。

编辑:刘钶

校稿:纪晓露

审稿:陈媛、李朝霞

审核:杨书虎

文章标题:《成长分享丨刘玉红:厉志贞亮奋发图强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