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育聚名师工作室成立明方向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49 阅读 94 次

高质量教育聚名师工作室成立明方向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开幕式上,相关领导致辞,希望在名师名校(园)长的引领下,教育在基础改革中,高质量发展。以核心素养为纲,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方式优化,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让创新和探索永远在前行的路上。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宣读“名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发展研究共同体”成立,他提出要致力于以下几点:1、坚持立德树人。2、坚守教育初心。3、遵循规律,提升研究能力。4、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寄语共同体:在工作中同舟共济、乘风破浪、团结合作。借这个论坛,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问题?通过21个省市区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的结盟、誓盟,让共同体和而不同,合作共赢,行高志远。

上午8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成尚荣“将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在高质量的生活体系中”报告。报告的主旨是。报告指出:“双减”不是孤立的,是政策的工具,是撬动的主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战略意义。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要把教育回归到育人的主体------学校中,重构育人的方式和育人的良好生态。让学生有高质量的生活就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过全面、健康、创造性的生活。只有优化课堂主阵地,优化学生的时间管理,才能真正提高育人的质量。新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人民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让学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参与共同体的教师更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兴国之大任,砥砺前行。

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和名校(园)长论坛,分别在音乐厅和学术报告厅举行,由领衔人汇报工作成果。成都七中的语文老师黄明勇《语文也可以玩出来》,北京景山学校的语文老师周群《“双减”背景下的教师行动---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邛崃市羊安镇初级中学校的数学老师赖虎强《基于结构融合的双创实验与减负探索》,宁波市海曙区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刘桂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提质增效的“守”与“变”》,成都华阳中学科创教师张晓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融合策略与路径研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研究员辜敏《因美相聚为美而行以美育人》。他们精彩纷呈的汇报,展示了3年中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下午1:30分,进行第三个议程:主题论坛-----教师专业发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鱼霞《“双减”对教师素质的挑战与应对之策》。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陈霞《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上海实践》。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傅静《创新延续模式,助推减负增效》。宁波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副院长张洪波《“三名”协同:助推宁波乡村教育全域发展》。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新发展时期成都教师融创学习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以智慧和勇气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他们的分享,带给我们启迪:教师将面临的挑战更多了,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教学方式、育人能力、创新能力、身心素质等。我们将如何改进实践,学习知行合一,成为知识创造者?

第四个议程:圆桌论坛。发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院副院长陈紫龙,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校长刘仲文,成都行知小学副校长杨薪意,温江区光华实验幼儿园园长何煦。他们的发言,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始终离不开人的成长发展规律: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的。

第五个议程:授牌仪式,宣读第3届名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名单,工作室领衔人代表接牌。工作室领衔人杨琼领取了工作室挂牌和工作室成员证书。

一天的议程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在名师名校(园)长共同体的引领下,成都市杨琼名师工作室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立足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及教法改革,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为成都市小学语文学科增添一抹靓色。

文章标题:《高质量教育聚名师工作室成立明方向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