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总第5期简报:聚焦新课程展望新高考

更新时间:2023-01-06 01:01:47 阅读 41 次

聚焦新课程展望新高考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衔接新高考,2022年3月15日上午,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举办的网络教研活动成功举行,主题为“聚焦新课标、新高考及高中生物学概念进阶的课堂实践研究”。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川省中学正高级教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徐勇老师主持。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基于概念学习进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复习课及课后反思、“基于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专题讲座和“聚焦新课标、新高考”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教学方法手段的探索,推动本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能力,打造以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高效生物课堂。

活动第一阶段,由成都市高新区徐勇-徐爱琳名师工作室助理,来自中和中学的李元凤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高三专题复习课,课题为“基于概念学习进阶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复习课。李元凤老师基于学情分析,在建模教学中实现概念学习进阶,从建构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到数学模型,从练习强调概念再到融合应用概念。在建构物理模型时,学生自主绘制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图并展开生生互评,教师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与光合、呼吸相关的物质与结构基础,分析光合、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在建构概念模型时,学生分析光合与呼吸的内在联系,完善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概念表征与模型建构,展开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的深度思考。在建构数学模型时,学生基于叶肉细胞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CO2释放速率的曲线图,变式建构O2吸收速率/O2释放速率的曲线图。最后,在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实现概念的融合应用。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层层推进,运用挑战性的活动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步步为营的进阶探索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不断加深,在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图1李元凤老师上课现场

活动第二阶段,由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成都市铁路中学的杨严老师带来“基于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专题讲座。基于作业的巩固功能、应用功能和发展功能,杨老师提出主题作业的三大特征:适切性、多样性、进阶性。杨老师以“基因的本质”为例,介绍主题作业的整体设计。通过基础性作业,巩固功能、加深理解;通过探究实践性作业,强化实践操作,在探究中建构概念;通过综合性作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图3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何兴明老师讲座现场

活动第三阶段,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所副所长、高中生物教研员、四川省特级教师何兴明老师带来专题讲座,课题为“聚焦新课标、新高考”。何老师分析了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的命题改革方向:一是优化考试内容,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创新试题形式,突出情境设计和联系社会实际;三是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新高考的理念强调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接着,何老师以新高考真题为例,分析了生物试题的特点。变化趋势之一是注重试题情境创设,情境设计是联系现实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能力考查的重要载体,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变化趋势之二是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考查理解能力为立足点,以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为着力点,以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闪光点。“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考试,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真实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本次网络教研活动聚焦新课标和新高考,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复习备考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双新”理念的革新之处。参会教师受益良多、颇受启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落实新理念,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深度思考和不懈探索。

编辑、审稿:王阳兰审核、签发:徐勇

文章标题:《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总第5期简报:聚焦新课程展望新高考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