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周笛名师工作室举行“大、中、小一体化音乐教学研讨活动
春未尽,夏初临,风与晨辉,五月已归,在这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的美好时刻,成都市周笛名师工作室近期举行了“大、中、小一体化音乐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举行。本次教研旨在通过对四川地区非遗文化的探寻与研究,探索传承和创新的新路径,5月12日,工作室特别邀请了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周南专家莅临工作室指导。
红色经典音乐对当代大、中、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激励作用,能够振奋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教师要重视红色歌曲的作用,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教师打造好的音乐课堂,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了解红色事迹,并从这些红色事迹里学习革命烈士们的红色精神,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红色经典音乐在我国音乐曲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要让学生中从小感受到红色歌曲的无穷魅力,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红色音乐文化的洗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红色经典音乐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在大、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伴随他们成长。
5月19日下午两点,“红色经典音乐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活动在成都市教育网、师培通继续进行。同以往一样,各工作室成员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研。本次由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周南专家做学术交流,交流主题为《国家级非遗南坪曲子代表作一一盼红军》;由工作室成员郫都区红光思源学校王斐老师带来研究课《第一交响序曲》片段;由工作室成员郫都区郫筒一小杨权老师带来研究课《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首先是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周南专家做学术交流:《国家级非遗南坪曲子代表作一一盼红军》,周南专家教授大家认识四川盘子,教授大家怎样持握四川盘子,怎样运用合适的节奏来敲击盘子,还请来自阿坝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现场为大家带来作品展示,对南坪曲子的表达方式也展开了详细的讲解,生动形象的让大家体会到了四川盘子音乐的独特魅力。周南专家还将民间乐器“南坪琵琶”带到了现场讲授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共同演奏,在专家细致的指导下,大家认真练习,相互配合,经过反复的训练最终完整的将南坪曲子——《盼红军》演绎的游刃有余,也让我们再次对红色音乐文化加深了了解。这次交流学习机会难得,万分感谢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周南专家的莅临指导,让我们的心灵再次得到了红色音乐文化的洗礼,让我们向长期从事民间艺术,传承红色基因的老师们致敬。
然后是由工作室成员郫都区红光中学的王斐老师带来的中学研究课《第一交响序曲》片段。《第一交响序曲》是关峡根据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的音乐,于2003年12月重新结构而成的。乐曲的主要旋律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作曲家在创作这部歌剧时,历经四载,在与编剧孔远合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老一代革命者的思想境界,充分把握了他们对待人生的崇高情感,对前辈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充满激情的人格肃然起敬。王老师的教学中通过欣赏管弦乐《第一交响序曲》片段,让学生感受打了其恢弘大气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哼唱《第一交响序曲》片段的主题旋律,通过听辨乐器的音色,乐曲的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体会每一部分乐曲的特点及情感表达,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接下来是工作室成员郫都区郫筒一小杨权老师带来小学音乐研究课《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杨老师的教学以听赏为主,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创设情境法、引导讨论法、对比聆听法、参与体验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在不断增强。从杨老师的课中也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这:教师应当不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在平日的课堂中深入音乐,感知音乐,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新的征程开启,新的号角已奏响。向未来击鼓催征,蓄势待发,只有在大浪淘沙中奋勇者先,才能方得始终,只有在勇攀高峰中全力以赴,才能脱颖而出。为梦想不舍昼夜,用奋斗定义时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