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概念促“进阶”,深研作业助“双减”
为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名师课题“高中生物学概念学习进阶与科学论证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提升“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能力,提高工作室成员及学员的课题研究能力,2022年5月10日上午,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活动以“师培通”作为线上交流平台向全市教师开放,由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正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徐勇老师主持。本次活动由“光合作用的原理”课例展示及课后反思、“基于发展科学探究素养的作业设计”专题讲座和“名校优秀教研组建设经验分享”的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由成都金苹果锦城一中的生物教研组长吴树青老师展示了一堂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一轮复习课,课题为《光合作用的原理》。本节课以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启迪学生的思考,将光合作用原理的来龙去脉进行抽丝剥茧,突出了“光合作用过程”这一学习重点,突破了“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关系”这一学习难点。尤其是对“还原态氢的本质”、“暗反应意义”的分析更是为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提供了思维载体,为实现概念学习进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原理剖析的基础上,联系“提高作物产量”等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迁移应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将思维导图、模型构建等方法进行了整合应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有效地课堂生成,在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基础上,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整节课内容饱满、节奏紧凑、是一堂高效的一轮复习课。展示课后,吴树青老师进行了课后反思,她结合“光合作用”的高考考情分析,对比复习课和新授课教学的差异,展示了巧设13个问题组成问题串的推敲过程,同时也谈到由于容量和时间的矛盾关系,作为复习课来说,本节课练习量偏少的问题。
第二阶段,由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成员、双流中学伍贤军老师作题为《基于发展科学探究素养的作业设计研究》的专题讲座。伍老师的讲座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素养的理论解释”、“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意义”和“以‘作业’为抓手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策略”等三部分内容。伍老师以概念图的形式展示了“科学探究”素养与其他三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了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意义。伍老师进一步指出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途径很多,“作业”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训练方法。于是,伍老师以大量题例的形式分析了“高考题中发展科学探究素养的试题设计”和“教材中发展科学探究素养的书面作业设计”的方法,归纳出“培养观察能力”、“培养提出问题与作出假设能力”、“培养设计实验能力”、“培养证据收集能力”、“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和“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等多种书面作业设计思路。接下来,伍老师还举例说明了“实验和实践类作业”的设计思路,例如以“探究和实践”、“课外制作”和“创新实验”的方式作为切入点;“阅读类作业”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资料进行设计;“口头表达类作业”可以利用分享科学小故事、录制实验小视频的方式开展。讲座内容详实、案例丰富、为老师们进一步思考设计以能力提升为目的的作业提供了方向和方法。
活动第三阶段,由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成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的教研组长张良老师分享了题为《“主题”引领方向,“规范”提升效益》的教研组建设经验分享。张老师从教研组建设的目标、原则、策略和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张老师首先谈到目标明确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专业发展还是教研组整体发展都需要有清晰的目标指引。张老师还总结了教研组建设的原则,包括以主题化、规范化、主动性、教师成长性、学生发展性为主要内容的多维度原则。例如,开展主题化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赛课活动等、开展规范化的计划制定、集体备课、试题命制、课例研究、作业设计与反馈等。同时,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师评价标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教研组的建设经验分享既为其他团队的建设提供了很好地借鉴,同时也为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提供了规划蓝本。
本次网络教研活动进一步聚焦概念学习进阶的研究,以一轮复习课的学习进阶过程作为讨论点,通过课堂实践开启改进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思考;以“科学探究素养”作为核心,研讨通过各类型作业设计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名校优秀教研组建设经验作为指引,带动更多团队和个人的专业发展。毋庸置疑,如此内容丰富的研讨活动对每一位与会教师都会有所触动、有所启迪,也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
编辑、核稿:吕茜审稿、签发:徐勇
本文地址:https://www.huanxue.net/news/10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至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